中國國民黨前主席、台灣地區前任領導人馬英九3月27日率團抵達上海,展開為期12天的大陸祭祖參訪之旅。馬英九此行,是74年來,首次有台灣地區前任領導人到大陸訪問,同時又因為他此次訪陸行程,在時間安排上,與蔡英文的中南美洲及過境美國行程,高度重疊,因而倍受關注。
馬英九此次大陸祭祖參訪之旅到底會對兩岸關係帶來甚麼樣的影響?對台灣島內政治又會產生甚麼樣的效應?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接受《堅雜誌》訪問時指出,馬英九的行程經過精心安排,透過清明祭祖,同時也紀念為國捐軀的先烈先賢,把家和國聯繫到一起,是家國情懷的自然表達和情感升華。同時也是對蔡英文搞所謂「過境」外交的抵制和消解。李曉兵認為,馬英九這次大陸祭祖之行,將對兩岸關係產生積極的影響。
文:文 武
馬英九此次大陸之行,是他個人首次到大陸訪問。他在登陸之前對媒體表示,「事實上我37歲時,在政府裏就負責處理兩岸事務,我今年73歲,等了36年才有機會到大陸訪問,的確是久了一點,但我很高興能去。」他強調,這次到大陸,除了祭祖,也帶了台灣大學生去交流,希望透過年青人的熱情、互動,改善兩岸目前氛圍,讓和平能夠更早來到。
執政八年務實推進兩岸合作
馬英九這次大陸之行,確實是在兩岸關係趨於緊張的氛圍之下展開。李曉兵指出,馬英九早有訪陸之心,但基於他是台灣地區前領導人的身份,受到蔡英文當局的限制和留難,令訪陸之行大大地推遲。從2016年卸任至今,已有7年時間,他用了這麼長的時間,才實現訪陸之行,很不容易,也說明,要做成大事,需要堅韌不拔的精神,甚至還可能蒙冤受屈,不被人理解。
李曉兵指出,馬英九在執政八年,務實推進兩岸關係,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實現了新加坡「習馬會」,開創了歷史記錄。但在簽署服貿協議之時,綠營炒作兩岸關係持續走近,人為地製造了高度焦慮感,導致太陽花學運,並讓蔡英文和民進黨在2016年的選舉中得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交流中斷,台海關係緊張。
體現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馬英九的行程安排,先後到訪上海、南京、武漢、長沙、湘潭,再到重慶,然後返回上海,由上海返回台灣。除了回鄉祭祖、探訪家人之外,還前往拜謁中山陵,參訪孫中山故居、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中國近代遺址博物館(原為南京「總統府」),走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同胞紀念館、南嶽忠烈祠、湖南大學科學館(抗戰中國戰區第四受降區受降儀式所在地)、重慶張自忠烈士陵園、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等地。
李曉兵認為,從中能感受到馬英九的行程安排是經過精心設計,既是祭拜馬先生自己的祖先,表達對中國傳統的慎終追遠文化的認同,對葉落歸根、家祭不忘告乃翁傳統的堅持,是地地道道中國人油然而生的非常自然的舉動,體現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認同中國文化,兩岸都是中國人的主題,基調。
祭祖紀念先烈聯繫家和國
而拜謁中山陵和抗日先烈紀念館、抗日戰爭遺址,則表現出國家情懷。李曉兵指出,中華民族曾經遭受外敵入侵,八年抗日戰爭,可以說是一個慘痛記憶,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傷痕。馬英九在清明節,祭拜自己的家人祖先的同時,也對為國捐軀的將士先烈,表達一種懷念和銘記,這樣的行程安排,是把家和國聯繫在一起,是一種中國人的家國情懷,也是民族情感的昇華。
李曉兵說:「民進黨當局想方設法地割裂兩岸,對兩岸交流製造障礙,分化和撕裂,馬英九作為台灣地區前領導人,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帶動島內民眾對歷史,對大陸的發展,以及對兩岸同胞的感情,深化連接,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同時,也對國民黨內部的「暗獨」勢力、「藍皮綠骨」人士產生抵制作用,對島內支持他到大陸訪問七成的民眾,帶去正面積極的信息,傳遞了正能量,增加統派的信心,對中間勢力是一種爭取,對立場動搖的投機勢力也是一種提醒。
與蔡英文中南美行程幾乎重疊
馬英九的大陸之行,在蔡英文前往中南美洲並「過境」美國之前兩天啟行,行程時間上與蔡英文幾乎是重疊的,台灣島內出現「雙英」(馬英九、蔡英文)各奔東西、分道揚鑣的說法。李曉兵認為,這反映出台灣島內的政治生態和政治現實,蔡英文和民進黨「台獨」勢力有執政的政治地位,有進行政治操弄的空間,但統派同樣也可以積極努力對「台獨」行為抵制和消解,爭取民心。
「雙英」對決 爭奪台灣未來命運
特別是在今天,美國在不斷地進行挑釁,不斷地製造事端,試圖把台灣海峽變成另一個烏克蘭模式,製造衝突和戰爭,讓兩岸同胞陷入悲劇的宿命。李曉兵認為,馬英九的大陸之行,就是要超越這樣的宿命,主動地塑造對兩岸未來的統一前景。馬英九的行程與蔡英文之間,確實有明裏暗裏的競爭,擺明自己的立場、姿態、身份,又向島內同胞釋放出信息,產生輻射和影響。日期重疊既是不謀而合,也是有意為之。如果讓蔡英文唱獨腳戲,島內媒體、民眾的注意力將會被帶歪了。馬英九提前兩天啟程,並將行程的關注度逐漸升溫,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蔡英文搞「過境」外交的小動作。
李曉兵認為,「雙英」曾經在選舉中對決,現在仍然在對決,雙方是在關係到兩岸關係走向,關係到島內未來發展的方向,關係到兩岸是和平統一,還是要走向衝突戰爭的危機之中的對決,是對未來命運方向的爭奪。
不提統一大陸民眾感失望
馬英九在拜謁中山陵時,寫下了「和平奮鬥,振興中華」八個字,一些大陸民眾對於馬英九只提和平,不提統一,感到失望。對此,李曉兵認為,大陸民眾的這種情緒是很自然的,兩岸交流、合作、溝通,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實現統一,兩岸和平也不是要永遠地維持現狀,而是要走向統一,大陸民眾對統一充滿期待,但未能在馬英九的題字中得到滿足,自然會感到失望。
不過,李曉兵認為,從馬英九的題字中,可以看出他對孫中山的歷史,以及孫中山曾經講過的話,很有研究,對孫中山先生具有歷史意義,又具現實意義的講話,進行傳承、重申也是非常難得的。「和平奮鬥、振興中華」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要努力的。馬英九寫下「和平奮鬥、振興中華」,表達了不希望兩岸兵戎相見、兄弟相殘、兵兇戰危的良好期望,也非常符合兩岸「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基調。馬英九透過祭祖、祭先烈及整個參訪行程活動,並在與大陸各官員接觸過程的表現、表態和講話,都能傳遞出更豐富的信息,不必糾結於這八個字有沒有「統一」這兩字。
兩岸一家親 大陸真誠接待
在大陸訪問期間,馬英九與國台辦主任宋濤,以及所走訪的各省市主要領導會面,更按馬英九的要求,讓他走入夜市,走訪鬧市,走入大學,與民眾熱情互動,與兩岸青年交流。李曉兵認為,這種安排也體現出大陸對台灣島每位同胞的真誠真摯的同胞情誼,按兩岸一家親的基本立場理念來接待,同時也非常開放,沒有刻意廻避和限制,讓各項行程活動自自然然地展開,並精準對接,使他的行程一路順利,也讓隨行台灣青年收穫滿滿,可以深度交流,又能切身體驗大陸的最新發展,反映出大陸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