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政府於2021年8月起加印花稅之初,坊間特別金融財經界表示嘩然,直斥政府反其道而行,至今一直希望政府撤銷相關加幅。最近在特首李家超明言要增加股市流動性後,宣布成立專責小組,業界最多人關注的還是減印花稅。然而,印花稅與股市升跌及交投的正面影響,綜觀全球均沒有減印花稅後成為轉捩點的案例,相關說法令人成疑。
陳茂波9月初於網誌上表示,調低股票印花稅,不能結構性及長期性改變股市交投。他認為零散的刺激舉措,即使短暫提振股市,但可能成效不佳而進一步削弱投資者信心。雖然陳茂波隨後因為輿論而要「補鑊」,指減印花稅仍然是專責小組討論的選項,但單靠減印花稅一招,不足以推動整個股票市場發展。
筆者先言明,對當初2021年政府宣布增加印花稅,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相信是當初因應疫情的救市措施,政府急於尋找可以增加收入的項目,而開新稅制對政府又會構成一定壓力,例如2003年的銷售稅。在現有稅制中尋找項目調高,帶來的壓力必然較細,而且可以馬上實行,最終陳茂波才選擇印花稅作為增加收入的選項。
然而一如筆者過去所言,香港政府最缺乏的是政策的穩定性及一致性,調高印花稅2年後再調低,容易給人政府政策不穩定的印象。而且如果單單調低印花稅,作為特首要求改善股市流動性的答案,一旦股市沒有大幅向上,屆時給予機構投資者的印象,便會是香港政府的金融政策朝令夕改,但又無助推動股市,進一步打擊脆弱的投資氣氛。
輿論中最常提及的是內地於今年8月27日宣布印花稅減半,由過往的0.1%改為0.05%。政策公布之前,上證指數低見3053點,接近本年1月的低位3031點。公布翌日上證指數出現大幅回升,高見3219點,高低波幅達166點,佔去上證指數接近5%。惟出現單日升幅後,上證指數在隨後日子未見動力,至筆者執筆時仍然沒有改變勢頭,可見調低印花稅的影響是短暫而且無力。
回看每次美國加息週期,資金回流美股,港股必然會受壓,政府現時需要做的反而是,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回流香港,讓更多持份者活躍於市場,即使他們未必現時入市,靜待資金流向改變的一刻。對比印花稅,香港IPO的每況越下,金融機構放棄香港落戶境內其他城市等等這些刻不容緩的問題,才是專責小組應該集中解決的重點。
文:劉 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