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估計本年度的財政赤字高達約1,000億港元,比年初預期的481億,高出1倍多,引起社會關注。其中一種社會輿論認為,政府應考慮削減用於公務員的薪酬開支,包括考慮公務員減薪以滅赤。公務員是否應該減薪,見仁見智,不過從社會輿論迅速將矛盾的焦點對準公務員,則反映出社會公眾對政府公務員的工作表現,並不滿意,不論政府最終會否採納建議,削減公務員薪酬,都須研究如何提高公務員的工作表現,讓市民滿意。
財政赤字高達1,000億,但政府缺乏令人信服的政策措施,解決問題,不論是開源還是節流,都沒有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更何況,特朗普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之後,提名多位對中國及香港持有偏見,主張以更強硬措施打壓香港的鷹派人物出任重要職位,更令人對香港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是否有能力解決財政赤字的危機,充滿焦慮。
針對財赤的問題,社會上有許多議論,其中一個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共鳴的提議,就是削減公務員的薪酬,有學者甚至認為應減薪一成,並且在社會輿論中產生較大的回響與和應。
公務員減薪可以立即起到減省政府財政支出的效果,但同時也會帶來導致公務員士氣受打擊,以及連帶影響私人公司中層職員薪酬水平等問題,也不利本地消費,最終會導致政府的財政收入受影響。因此,到底減薪能否達至滅赤的目標,確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過,社會輿論迅速地指向公務員,並提出大幅度削減公務員薪金的建議,背後所反映出的社會情緒,卻值得政府重視。
香港社會恢復平靜,解除了疫情的影響之後,經濟並未如預期那樣迅速復甦,社會各界對這種狀況感到不滿。尤其是對政府過去一年採取的多項推動經濟復甦的措施,動用了大筆財政支出,卻未能達至應有的效果,感到不滿。同時也對政府部門處事過於被動,缺乏擔當作為,感到不滿。
不少市民感受到,社會經歷過激烈的變化,市民對政府的期望不斷提升,但政府部門的作風卻依然故我,因循如舊,得過且過,仿佛時間已停滯,甚麼也沒有發生過。一些長期困擾香港,久拖不決的問題,仍然在拖拖拉拉,看不到政府部門有解決問題的決心,也看不到政府部門有積極的作為。政府部門的這種表現,令市民感到失望。
在許多市民眼中,政府部門這樣的表現,根源性的問題出在公務員身上,社會輿論已多次表達出希望改革現有的公務員管理,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和工作表現的聲音,但也未得到實質性的回應。
特首撤換兩位問責制局長,釋放出的最主要的信息,就是希望政府團隊更主動作為,更有擔當,能夠追回受2019黑暴動亂和疫情影響而失去的時間,加快香港的發展步伐。
公務員才是政府運作的主體和骨幹,如果公務員的管理未能跟上,撤換多少位司局長,恐怕也未必能徹底解決問題。這次社會上有不少聲音提出要削減公務員的薪酬待遇,不論政府最終是否採納這些意見,但無論如何,不能忽視社會對公務員表現不滿意的情緒,須認真思考如何改革公務員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表現,讓市民滿意。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