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館定位優先辦演唱會 研究指可增30%演出場次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晚在慶回歸文藝晚會上宣佈,政府日後將會賦予紅磡體育館新的角色,以舉辦演唱會活動為優先,並預留沙田大會堂作粵劇場地。有研究組織指出,紅館主力舉辦演唱會,相信可增加本地整體演唱會場次30%。

政府日後將會賦予紅磡體育館新的角色,以舉辦演唱會活動為優先。
政府日後將會賦予紅磡體育館新的角色,以舉辦演唱會活動為優先。
陸瀚民表示,過去不少歌手輪候紅館場地要「爭崩頭」,他引述業界指歡迎政府的新安排。
陸瀚民表示,過去不少歌手輪候紅館場地要「爭崩頭」,他引述業界指歡迎政府的新安排。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水志偉在電台節目指,本地和外地歌手對在港演出都有需求,相信新政策可增加本地整體演唱會場次3成。他說以英國樂隊Coldplay早前在啟德體育園舉辦4場演唱會為例,共有20萬人次入場,估計每晚門票收入達2至3億元,加上周邊消費,每晚經濟效益達到10億元,相信多辦演唱會,會對本港經濟帶來幫助。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陸瀚民表示,隨著本港表演場地增加,應該區分不同場地的定位。他指過去不少歌手輪候紅館場地要「爭崩頭」,引述業界指歡迎新安排,而過往在紅館舉行的體育活動,日後可移師到啟德體育園的3個場館。

鄭泳舜認同本港表演場地增加,可以重新檢視各場地定位。
鄭泳舜認同本港表演場地增加,可以重新檢視各場地定位。

今年獲頒銅紫荊星章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出席香港回歸慶祝酒會後表示,以往主要使用紅館、亞洲博覽館舉辦演唱會,曾經有歌手反映難以預訂紅館場地,認為預留更多檔期給進行演出是好事。他認同本港表演場地增加,可以重新檢視各場地定位,過去不少歌手反映紅館場地難預約,日後如果有多些機會讓本地及亞洲表演者演出是好事。

至於啟德體育園,鄭泳舜認為,未來應該以體育優先,體育園未來的角色有很多,包括推動主場經濟、應援經濟及運動產業發展,但如果能舉辦不同演出活動和盛事,相信對旅遊業及經濟亦有幫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