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無邊的低軌經濟 文:湯家驊

新一輪財政預算案引起社會議論紛紛,但卻甚少人留意到預算案中第48段所言何物。第48段有這一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及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正研究簡化審批營辦低軌衞星牌照的流程。」你會問,這究竟是什麼?

低軌衞星是近年來發展最急劇、用途最廣泛的航天技術。大家可能已聽過美國私人航天公司Space X透過Starlink提供全球通訊網絡,更在烏克蘭戰事中扮演著一重要角色。Space X 與另一間私人企業現正把他們的全球通訊網絡服務引進東南亞,提供地面勘測、互聯網架構、地理研究和寬頻通訊等服務。新加坡在這方面亦正在爭取成為國際航天技術中心;據知現時已最少有兩間企業正積極研究低軌衞星發展及清除低軌碎片處理的重要工作。另外,其主要初創公司例如NuSpace 和印尼的PT Pasifik Satelit Nusantara 亦正積極發展地球觀察低軌網絡和遙距感應等高科技服務。

低軌衞星的功能實是與我們息息相關,包括天氣預測、網絡聯繫及通訊、地理探測、導航追蹤、基建策劃等重要工作提供直接幫助,為快速通訊、交通物流、環境保護、智慧城市等範疇提供服務。你會問既是如此,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在這急劇發展的航天經濟中佔了什麼地位?答案是國家除了航天事業發展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外,在低軌衞星事業上亦同樣是名列前茅。國家現時已建設「銀河」和「天帆」兩個低軌衛星通訊網絡,更正積極發展「國網星座」,簡稱GW星座。「國網星座」是一個由中國衞星網絡集團規劃的巨型通訊及監測電力系統之衞星星座,包含兩個子星座及12,992 顆衞星。星座的重要性在於加速全球網絡通訊,目標是與Space X 等西方全球網絡系統一爭長短。

那麼在這國家領先的事業上我們可以扮演什麼角色?答案是,我們應盡量利用面向國際的兩制優勢及金融中心地位,為低軌衞星事業提供金融服務、法律服務、保險服務、調解服務、風險管理、資源管理、企業集資,包括投資上市、成立營運及規管控股公司等。在這方面,香港有優良的金融、通訊、保險監管制度,享譽國際,絕對有條件成為中國和東南亞最理想的航天事業集資中心。財政預算案所提的一句只是一個開始,試想想所有希望在香港提供低軌衞星服務的公司若得到本港營運牌照後能聯絡上國家的國網星座,直接取得全球網絡聯運,無論從投資者角度或國家事業角度來看,皆是雙贏局面。政府在這方面加速深入研究及發展,實是當務之急。財政預算案觸及的,只是簡化低軌衛星發牌程序;但除此之外,提供法律規管框架,支援金融、保險、調解服務多方面的發展亦是必須關注的重點。

必須同時一提的是,香港的航天研究工作也正冒出頭來,香港多間大學正積極參與及發展航天技術研究,包括衞星技術及太空科學等。這些工作亦有待政府提出實際支援及協助本土研究工作盡量和國家航天事業配合和接軌,融入國家航天事業發展大局。

由此而言,財政預算案中這短短的一句,正代表著一個無聲的革命正在默默進行中。我們期望香港在不久將來透過與國家的合作在航天事業和低軌經濟方面超越新加坡,成為地區航天及低軌經濟中心。

轉載自湯家驊Facebook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