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獎學金】培養辨真偽 獲優異獎項 得獎學生:玩《三國無雙》愛上中史

學好歷史好處多。現就讀教育大學的吳焯楠,榮獲今年五萬元中史獎學金獎項。中四時愛玩《三國無雙》遊戲,竟不知不覺愛上了讀中國歷史。早前港獨猖獗時期,中史老師在課堂上生動地用孫中山民主民權思想對比法教學,更是讓他畢生難忘,「深深地明白到港獨不可行,中國與香港無論是文化還是歷史上都不可分割的血脈關係」,希望「畢業後成為中史老師,教育好下一代」。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葉德平博士認為,學好歷史能培養學生分辨真偽、去偽存真的好本領。

為鼓勵本港學生修讀中國歷史科及選修歷史系等,由勵進教育中心主辦、中國銀行(香港)贊助的「中銀香港中史優異生獎學金」計劃,今年踏入第三屆,共10名學生獲獎,各得五萬元獎學金,約相等於大學一年的學費。李求恩紀念中學畢業的吳焯楠,就是其中一位獲獎者,現就讀香港教育大學,畢業後期望成為一名中史老師,薪火相傳。

不同角度分析問題

談起和中國歷史的淵源,吳焯楠表現得異常興奮:「我中四時愛上玩一個叫《三國無雙》的遊戲,當時只是當一個遊戲玩,其實我身邊很多同學接觸歷史都是從這個遊戲開始。」好玩的遊戲,令他對魏國、蜀國和吳國的歷史產生強烈興趣,對曹操、諸葛亮、呂布等歷史人物更想一探究竟:「我們現在教育大學亦有處理中國歷史人物的專題可以修讀,我覺得很有價值,值得繼續發展。」

求學時期,吳焯楠最感謝遇上好的中史老師:「我讀過一間勞工子弟學校,當時的中史老師會教導我們很多國家發展中的歷史事件,例如釣魚台事件,老師會把中國觀點、日本角度、學者的分析等等叫我們看,然後深入分析,讓大家全面了解,而不是單一偏頗觀點。」在勞工子弟學校時期,吳焯楠亦去了北京和南京參加交流活動,參觀並與當地著名中學和大學交流:「令我對於中國歷史的整個脈絡有了更深厚認知,而非單單只站在香港的立場上看待事情。」

吳焯楠直言,印象最深刻的是港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期間,本來對事件也蠻疑惑的他,中史老師用了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和搞港獨的人做對比講學:「我發現原來二者性質完全不同,就算班人(港獨)想做,但是他們不具備當時(孫中山時期)的特質去做,他們(港獨)根本成不了大氣候。」

吸收古人經驗教訓

「我個人堅決反對港獨,因為香港很多東西雖然保留了英國歷史,但是我們始終是中國人,例如我們寫漢字,我們講廣東話,其實在歷史上,香港幫助了中國很多,中國也協助了香港成長,我們(中國和香港)血脈上有無法割裂的關係,文化上更加無法割裂。現在很多學生被誤導。」他希望未來可以做好一個中史老師,亦像以前自己遇到的好老師一樣,教導好下一代。
金文泰中學畢業,現就讀香港大學的許翠芝表示,以前看中國的歷史電視劇,漸漸對中史產生興趣:「讀中國歷史,可以吸收古人的經驗和教訓,對現代生活有幫助。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畢業,現就讀香港浸會大學的得獎者徐浩威坦言,小學就開始讀中國歷史,讀中史除了可以增長知識外,更讓自己可以學會多角度思考。

學者:學習歷史有三大好處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葉德平博士認為,學習歷史的好處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它能培養學生分辨真偽、去偽存真的本領。因为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都不是單一,有遠因、有近因;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所以學生需要通過「發掘」的方法把這些因素找出來,然後整理、分析,這樣才能正確解讀該項歷史事件。

第二個好處是優秀的歷史故事能陶冶學習的情操。學習歷史,學生可以深入探尋過去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涉及不同地區、不同時代人的性格、道德、才智、創造力、科學和精神。學生可以學會從不同視角看待生活,豐富對生活的理解。例如文天祥的人物故事,我們能學到甚麼是「浩然正氣」;多讀這樣的歷史故事,自能做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三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史為鑑,可知興替」,歷史可以供我們借鑑,為我們提供一些生活經驗,讓我們在做一些決定時,有所參考,不致迷失方向。

葉德平博士寄語學生,學習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的一句話:「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中銀香港中史優異生獎學金計劃已推行三年,合共30名學生獲獎,預計未來三年繼續推行。計劃目的旨在鼓勵更多同學修讀中國歷史科,以及推動更多香港中學文憑試(DSE)中史科成績優異的同學,選擇入讀本地大學的歷史系或選修中史課程,以促進香港青少年加深對中國歷史的了解和認識,從而建立他們的歷史感和民族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