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難民】假難民禍港 中央出手堵截

南亞假難民湧港,不少來港後打黑工、搶劫、盜竊,甚至販毒殺人,導致香港人人心惶惶。假難民禍港,浪費社會資源,更令港人與少數族裔關係變得緊張。《堅雜誌》可靠消息透露,中央眼見港府處理假難民問題有心無力,於是責成廣東省公安廳、公安部移民管理局和廣東海警,加強打擊假難民經深圳偷渡來港。然而,單靠堵截不能解決,要正本清源,中央並敦促港府必須要修例配合,避免假難民利用法律漏洞,無限期拖延滯港。

文、圖:本刊記者

假難民問題積重難返,最主要是因為港府處理甄別過程效率低,又有律師用盡法律漏洞及司法程序為假難民拖延時間,延長居留,一宗聲請隨時拖十多年都未有結果。

行街11年仍在等甄別

來自孟加拉的阿龍(化名)2007年聲稱因受到政治逼害來港尋求庇護,11年來一直以免遣返聲請持「行街紙」滯留香港。阿龍親身經歷了港府處理難民甄別的無能與荒謬,更見證了近年不少同鄉為每月近4,000元津貼化身「假難民」,用盡方法滯留香港,引起社會反彈,連累他自己亦飽受歧視。

「我等了11年,等候難民資格審批。」在港等候期間,難民可每月獲派1,200元食物援助和1,500元租金津貼。阿龍坦言:「我們家鄉一個月工資才幾百元,絕大部分非法偷渡來港的人是因為經濟原因來港,變相令我們這種『真正難民』的南亞人連帶受到歧視。」

阿龍2007年來港,當時被安排先從孟加拉合法前往蒙古,再從陸路偷渡來港。來港後投靠在港持有香港永久身份證的同鄉。

「我們集體意識很強、很團結,大家會互相幫助,絕大部分來港後的人都是這樣在香港生活。」阿龍上有近八十歲的父母,下有六兄弟姊妹。出生以來,他一直居住在孟加拉 Narandia 村,從小對政治有濃厚興趣。2005年他加入政治組織Awami League,該組織和政治團體BNP(Bangladesh National Party)之間有不共戴天的敵對關係。

「BNP 2001年上台後就用各種各樣殘酷手段逼害我們,我是不得不來到香港這個安全的地方。」阿龍11年來要不斷出席甄別聆訊,重覆又重覆說着同一段話,只要證詞與以前說的稍有不同,就立即受到挑戰和攻擊。他認為,香港負責甄別的官員對南亞的歷史、地理、政治毫無概念,所謂甄別和核實根本無從談起。

阿龍說,真正難民根本不想留在香港,他們只希望確立身分之後得到歐美國家收容,重過新生活,因此他們都會循規蹈矩,深怕觸犯法律後影響身分甄別。至於那些純粹為搵快錢滯留在港的假難民,他們就無所顧忌,所以很多時都會無法無天。

生活費昂貴 逼上梁山

「超過九成假難民都不會安份,他們有些人會鋌而走險加入黑社會,希望做一次『大茶飯』然後衣錦還鄉。有些人索性做職業打手,只要有人付出幾萬元去買起(仇人)一隻手,很多人都願意去做。有些人會小偷小摸,靠搶劫錢財維生。

「但更多人最初以為靠住幾千元生活補貼,可以在香港過慵懶的生活,但最後發現香港的生活費高昂,幾千元連租房都不夠,最後亦可能走上犯罪之路。」

阿龍的觀察不是無的放矢。近年南亞裔人士在港犯案的新聞滿天飛,警方數字顯示,去年逾千名持「行街紙」的非華裔人士涉及不同案件被捕,所犯的罪案五分八門,有無牌管有槍械及彈藥、持刀砍人,甚至涉及幾千萬元的珠寶盜竊案,已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假難民已成為香港治安毒瘤。截至2016年底,入境處已裁定的6,383宗聲請中,只有48宗獲批難民身分,亦即每100宗免遣返聲請,最多只有2宗被確認為真難民,逾九成都被判定為假難民。假難民佔七成來自巴基斯坦、印度、越南和孟加拉。

港府規定,在港停留的南亞人不能工作,社會福利署(社署)透過招標委託「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服務社),向在港滯留期間無法應付基本生活需要的免遣返聲請人,提供人道援助。這些援助為港府帶來龐大開支,嚴重浪費社會資源。現時每名成年聲請人,每月可得近4,000元津貼,當中包括食物援助每月1,200元的超市現金卷,以及每月1,500元租金援助,另外還有交通及雜項津貼。

每年開支超過10億元

據立法會資料顯示,2017至2018年,政府在處理免遣返聲請及相關工作的主要開支已高達10億元,而2018至2019年,預算將增加至14億,當中包括審核聲請處理有關上訴的費用、法律支援和人道援助。

為難民提供人道支援,甄別身分後再送往歐美收容國,是香港應盡的國際義務。但以有限資源,去應付無窮無盡一心想混水摸魚的假難民,不是單靠香港的力量就可以解決。

消息指,中央政府眼見假難民問題尾大不掉,為免影響香港社會穩定,已責成廣東省公安廳、公安部移民管理局和廣東海警,加強打擊堵截,因為大多數假難民都是經由合法途徑進入內地,再循水陸兩路偷渡來港,水路方面主要集中在蛇口、后海灣及澳頭一帶;陸路方面,則是躲藏在大型貨車、貨櫃車及拖架車底偷渡闖關。在有關行動上,香港警方亦須作出配合,主要以收集情報為主,重點打擊蛇頭。

源頭堵截治標不治本

另外,中央政府認為,單從源頭堵截不能徹底根治問題,治本之道是港府應盡快修例,堵塞所謂免遣反保護聲請的法律漏洞,避免假難民配合律師玩弄法律遊戲,無限期拖延在港居留。

早前有傳媒披露,入境處持續發現「人未到,律師信先到」的印度聲請個案,發現有律師在機場守候,當發現「客戶」(南亞裔人士)被拒入境,即現身介入代「舉手」,甚至「客戶」在出發前已獲發「舉手」三寶,包括台詞、文件及抵港程序表,寫明聯絡方法,「屈蛇」地址和聲請步驟,難民多數報稱受迫害,被逼結婚,宗教不同,甚或語言不通而留港。

據悉,保安局亦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為堵塞法律漏洞,盡快完成審核難民資格程序,已正式建議政府修例,把現在聲請人28天之內交回聲請表格,另加額外21天的行政安排,縮減至14天內提交聲請表格並取消額外21天行政安排。而聲請人提出上訴的14天時限,亦縮減至7天。為防止聲請人無故缺席審核會面,保安局亦建議修例規定,聲請人只可以因非常特殊和不能控制的情況申請會面改期,否則不予受理。據聞律政司正著手修訂有關條例,稍後會提交立法會審議及通過。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立法會「跟進免遣返聲請統一審核機制有關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葛珮帆,對政府修例打擊假難民樂見其成。她指出,假難民困擾香港社會多年,喜見保安局回應民建聯的訴求,就《入境條例》提出多項修訂及改動,認為相關安排合適及有必要性。

要徹底解決假難民問題,唯一辦法是消除假難民來港的誘因。港府希望透過修法加速審核難民身分,手段尚算溫和,但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還需要後續觀察。

反觀一海之隔的澳門政府,在打擊假難民問題上卻毫不手軟,擬以收緊發出「行街紙」的方式解決問題。

澳門重手長時間拘留

據澳門傳媒報道,為免假難民「通街走」干擾社會治安,保安司正考慮收緊發出「行街紙」規定。按現行法例,等待驅逐出境人士最長拘留期為60天,若到期後無法確定身分,該些人士便會獲發「行街紙」。為杜絕被拘留者故意拖延驅逐程序換取「行街紙」,澳門政府將取消60天拘留期規定,若無法證實難民身分便需要長時間被拘留,措施推出後肯定會減少發出「行街紙」的數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