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的形成 文:麥慶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在中國的一個農村地區長大,8歲時才開始上小學,與現在的標準相比,這算是晚了。

當時我不知道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有一件事我是知道的,那就是我是一個中國人。 在上學的第一天,學校就告訴我們這個事實,還告訴我們中國的簡要歷史,以及熱愛我們的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那時我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但我仍然記得當地政府會不時給我們看與日本戰爭的電影。 英雄人物如雷鋒、黃繼光,董存瑞等名字能琅琅上口。

我出生的時候,我們最大的一場戰爭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戰爭,我們稱之為抗美援朝。 雖然在我7歲的時候,離該戰爭已經20多年了,但我仍然記得看到士兵騎着馬在我們村子裏扎營的場景,令我非常着迷,我相信愛國的種子從那時起開始生長。

我記得我當事唯一的志向是成為一名軍人,為國家而戰,為國家捐軀,為國家犧牲。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和其他國家打仗,或誰錯誰對,只知道我必須保衞我的國家和人民,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

這說明為什麼向我們年輕一代播撒愛國種子是如此重要:一種歸屬感,一種自豪感和一種認同感。 無論你走到哪裡,這都不會離開你。 現在每當我聽到中國做了一件好事,我就感到無比自豪。

在冬奧會開幕期間,有這樣一個場景:一名士兵在升旗儀式上流下了眼淚,西方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但我完全理解,我知道那是喜悅的眼淚,是為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感到自豪的眼淚。

香港在1997年才回歸中國,在此之前它是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年青人沒有被教育要愛國,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香港當時處境比較尷尬。 然而,香港已經回歸祖國近25年了,現在是香港政府採取行動的時候了,應該開始對我們的年輕人進行愛國教育,讓新一代能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文:麥慶歡

大律師
民主思路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