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察民情】(1)中港分隔 「這麽近那麽遠」 跨境家庭盼新政府 創造條件盡快通關

持續兩年半的疫情一直反覆,第5波爆發不但拖垮香港與內地原定的免檢疫通關計劃,更令數以千計跨境家庭一次又一次失望。
面對「這麽近那麽遠」的距離,科技再先進也無法解決思念之情,有來自四川的主婦形容自己「嫁得太遠」,未能返鄉為年邁父母慶祝大壽,深感不孝;亦有家住深圳的港人大廚,受封關影響而「滯留」在港,既要面對失業又要與家人兩地分隔,大感無奈。
新任特首李家超表明,上任後首要工作是與內地討論通關問題,並做好香港防疫工作,移除障礙,努力創造有利通關條件。
且看李家超能否「以結果為目標」,爭取早日通關回應市民訴求。

文:本刊記者 圖:黃冠華、資料圖片

「一時又說開關,一時又說開不到,這種心情令到我很抑鬱。我真的希望政府可以幫到我們小市民的需要。」《堅雜誌》訪問兩位在港的跨境家庭人士,他們長時間與家人兩地分隔,不但錯過父母大壽,亦錯過了子女成長,他們共同的盼望只有一個,就是盡快通關。

孫女士:封關後未見過親人

孫女士父親早前80歲大壽,她不能回內地慶祝,感到很難受。
孫女士父親早前80歲大壽,她不能回內地慶祝,感到很難受。

45歲的孫女士10年前再婚嫁到香港,與前夫所生的大兒子在深圳、原與他的祖父母居住,孫本身的父母則居於四川,現時她在港為家庭主婦,照顧丈夫與就讀幼稚園的5歲小兒子。

孫女士表示,由於在港並無親人,幸好往返內地十分方便,之前每星期都會與在深圳居住的大兒子見面,亦不時返四川探望父母,但自疫情爆發之後,就未有再北上見過親人:「我們內地人注重親情,所以突然間感到失去了親情,欠缺了人生一部分。」她認為,過時過節雖可靠視像電話溝通,但始終欠缺親密感:「視頻電話我一邊打一邊流眼淚,始終欠缺親密感,不及一家人一齊食飯開心。」

抱怨自己「嫁得太遠」

由於疫情關係,中港兩地隔絕已久。
由於疫情關係,中港兩地隔絕已久。

父母今年已80歲,孫女士父親早前生日,全家人一同慶祝,但她只能夠透過視頻為父親祝壽:「家中煮了很多餸菜,我託姪女買蛋糕送去,爸爸媽媽對我話:『只欠你未回來』,這種感覺很難受。」孫女士感嘆,香港與內地原本距離很近,但因封關變得「這麽近那麽遠」。她抱怨自己「嫁得太遠」:「我認為自己最不好是嫁得太遠,嫁時並不認為,現時則很明顯。為何要嫁得這麽遠?父母生日也不能回去,很不孝。」

至於22歲的大兒子,自他的祖父母離世後,便獨自在深圳居住。孫女士說兒子雖然理解政府的通關政策,但生日等節日亦希望有媽媽陪伴:「大兒子不開心會不出聲,他很希望我能夠多些陪伴他,我做不到,是我錯。」

免檢疫通關不應設配額

過去兩年多因疫情反覆,屢傳通關卻未能成真,孫女士認為這些消息令市民無所適從:「特別是第5波(疫情)爆發之前,當時政府說準備通關,但未幾第5波爆發,我真係感到很抑鬱,那種感覺很慘,肯定返不到去。」

即使現時也可以北上,但需要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合共10天強制隔離,單是入住隔離酒店最少要花上數千元,對孫女士來說費用昂貴亦太花時間:「畢竟這裏有個家,我帶着小兒子回去,又不放心這邊,不似以前方便,有事一日可以來回。」

孫女士期望,新任特首李家超能夠回應市民訴求,說到做到,盡快免檢疫通關,更不應設配額限制:「現時商務可以免隔離檢疫上去,但沒有我們份,這種通關等於無通關,真正通關是好像以前一樣,來去自由。如果要靠每日數千個名額,我不知要等到何時。」

王先生:「滯留」香港生計艱難

長時間封關,令不少跨境家庭出現問題。
長時間封關,令不少跨境家庭出現問題。

60多歲的王先生原本是典型跨境工作港人,在香港任職大廚工作,與太太及就讀初中的女兒居於深圳,但因為一場疫情,不但令他失業,長時間封關更令他「滯留」香港:「一下子突然失業,好流離,不知怎算好。」王先生當時靠「食老本」,以月租3千多元在港租住賓館,其後在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協助下,參加「酒店賓館過渡屋先導計劃」,以月租2,500元租住賓館房間,減省租金。王先生深圳的家亦無法繼續承租,太太與女兒要搬返湖南老家居住。

疫下失業,加上政府多次收緊晚市堂食安排,即使王先生有近40年大廚經驗,亦只能找到替更等臨時工作,他慨嘆生活被疫情搞垮:「停了一段時間,有時只開兩日工,之後又停近一星期。最近幾個月好一點,有散工頂更工作。」王先生幸好獲得妻女體諒,現時太太在內地做房地產工作,賺取收入幫補家計。
「滯留」在港兩年多,王先生只靠微信、郵寄物品予家人維繫感情:「以前會兌人民幣帶上去,讓女兒讀書交學費,現時唯有買東西寄上去,要成個月才收到。」不過,在視像電話中見到女兒快高長大,也令王先生遺憾錯過了女兒成長時間:「沒有見面,始終差一點。無辦法,不只我這樣,現時很多人也是這樣。」

望農曆年通關返內地與家人團年

經深圳灣口岸往深圳,是目前仍在運作的過境通道。
經深圳灣口岸往深圳,是目前仍在運作的過境通道。

通關等了又等,王先生記得第4波疫情完結後,曾有多個月本地零感染,當時最有希望通關,但第5波疫情突然爆發,疫情失控,令通關無望,讓王先生非常失望:「政府防疫不力,(疫情)爆發之前,自由出入深圳都沒事,一到疫情爆發就玩完。第4波之後還好,第5波爆發之後已無辦法。」現時雖可入境深圳,但要經10天隔離檢疫,王先生指單是往返入住隔離檢疫酒店,保守估計要數千元,「唔上好過上」:「『無情情』浪費這些錢,倒不如將錢匯上去給太太,或者買東西寄上去,更有價值。」

王先生希望不會再爆發第6波疫情,新一屆政府接手做好防疫工作,但通關與否仍要看時機:「我希望農曆年時候能夠通關,人人可以返內地與家人團年。」

潘兆平:建議政府試行「小通關」

潘兆平希望新一屆政府在通關議題上更加着力。
潘兆平希望新一屆政府在通關議題上更加着力。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顧問潘兆平解釋,過往有數以萬計港人跨境工作,但現時他們面對的最大難題,是即使可以北上,仍須隔離10日,對有需要港人來說,並非理想安排:「一個打工仔一年假期(根據勞工法例)最多只有14日,如何有這麽多假期去應付通關問題?很多工友都希望能夠免檢疫通關。」

第5波疫情反映香港在防疫方面,部分未達到中央要求。潘兆平認為,除了疫苗接種,遇到爆發或變種病毒時,香港沒有足夠條件應對疫情。最後,要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協助興建方艙醫院、提供防疫物資,情況才有所改善。新任特首李家超今年5月底上京接受任命時,亦向中央反映過港人通關訴求:「做不到即時全面通關,亦希望可以逐步做個小通關。問題是究竟政府在(防疫)措施上,可否再進一步。」

潘兆平建議政府可先試行「小通關」,若市民已符合政府要求,包括已接種疫苗,便可獲發標示安全的健康碼,過關前一至兩日進行核酸檢測,過關後再實施小型閉環式7日隔離。若香港持續一個階段出現零感染,便可考慮擴大通關。
潘兆平認為新一屆政府在通關議題上應更加着力,不可再像前屆政府般一事無成,要想方設法掃除障礙,不要再讓市民失望。

吳衛東:回流港人被迫露宿街頭

吳衛東說,有三成無家者屬回流港人。
吳衛東說,有三成無家者屬回流港人。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表示,自疫情封關以來,不少回流港人被迫「滯留」,由於他們在疫情下舊有工作開工不足或已失業,他們又一直沒有在港租住地方,部分更因耗盡積蓄要露宿街頭。協會2020年研究發現,大約有30%無家者屬於這個新類別。

吳衛東不評論政府通關與否的決定,只認為一旦能夠通關,會帶來三方面好處,不但可以令這批回流港人家庭團聚,亦可改善子女及夫妻的家庭關係,甚至可以解決他們的住屋問題:「部分仍然開工不足的港人,寧願在內地租地方住,租金較為便宜。」

84347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