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大灣區市民態度一半半 學者籲政府拆解中港矛盾先處理好「自由行」遊客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今年二月正式發布之後,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近期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香港社會對大灣區發展存在「上熱下冷」的現象,在政府層面或部分媒體上將大灣區發展講得很好,但實際上市民的反應並不如想像中好。
負責是項民意研究的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鄭宏泰博士,接受《堅雜誌》訪問時指出,香港社會對與內地融合存有兩極化的現象,這與香港社會結構存在的深層次矛盾有關,而大灣區的發展則是促進香港社會作出內部調整,解決內部矛盾的契機。政府解決「上熱下冷」現況,首先應處理好內地旅客的問題,同時提升青年人對大灣區發展的了解。

文、圖:文 武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 鄭宏泰博士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 鄭宏泰博士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的民意調查顯示,37.3%受訪市民同意「大灣區規劃」是香港的發展機遇,但也有18.6%受訪市民持反對意見,36.8%受訪市民則回答「一半半」,另有7.7%受訪者以不知道或很難說作答。(調查結果詳見附表)

鄭宏泰指出,民意調查中可以見到一個現象,較多香港市民支持要與內地融合,而同時反對的意見也不少,這顯示社會對這件事的態度分化,支持和反對的雙方力量並不懸殊,因此雙方都會堅持自己的意見。香港的這種現象與英國脫歐的情況相似。

不僅僅是大灣區規劃,過往香港對自由行政策,以及「一帶一路」倡議,也同樣存有類似的情況。這些政策雖然可以為香港帶來較大的好處,但民間並不是一面倒地支持這些政策,反而會擔心相關政策可能會帶來更多社會問題,具體地說,包括擔心「兩制」會變得模糊,或者擔心會分薄香港市民的社會福利,以及更多的麻煩。

融合五成多 保持距離四成多

鄭宏泰說,研究所曾經問了一個特殊的問題,香港未來發展希望與內地更好地融合,還是保持距離,兩者選其一,結果選擇更多融合的市民佔五成多,但選擇保持距離的也有四成多,正好反映出香港市民對未來發展的態度取向。

鄭宏泰說:「政府要更好地思考現時香港社會到底發生甚麼問題,否則推出的大灣區發展政策效果會削弱,甚至可能引發新一輪的社會爭拗。」

鄭宏泰認為,香港社會之所以出現對與內地融合發展兩極化的情況,或者說存有四成以上的市民希望與內地保持距離的現狀,與香港社會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社會矛盾有關。

經濟比下去 閉關抗拒內地人

香港回歸以前,社會對香港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較擔心的是政治問題,但回歸初期,反而是經濟最先受到衝擊,政治反而顯得較為寬鬆。其後,因為經濟受衝擊產生連串的問題。當時較多市民擔心香港會被邊緣化,有些聲音要求更多地與內地融合發展。後來就有了「自由行」政策,促進香港與內地更大的融合。而這項政策亦令香港社會出現了一些危機感。

鄭宏泰說:「從自由行政策中,香港人感到自身競爭力下滑,並不是指生產力下降,而是香港整體經濟下滑。」首先,香港是成熟經濟體,內地是發展中的經濟體,香港的經濟增長率比不上內地,其次,香港的經濟空間亦沒有內地那麼大,發展的空間受到制約,所以,就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市民感到香港的經濟表現相對不如內地。

另一方面,從市民個人的角度,回歸以後大量及快速地發展高等教育,令大學生的比例大幅增長,但高等教育的迅速增長,並不代表香港整體經濟也隨之增長,因而拿到學位的大學生再也不是過去的天子驕子,大學生的工資上不去,職場的競爭力亦大不如前。同一時期,因歐美經濟不景氣,香港又吸納了一批歐美的精英人士,其中包括九七年前移民後回流香港的人士及其子女,以及內地出國留學後來港就業的海歸人士,這樣,本土培育的大學生的競爭力更顯不足。

欠缺上流機會 看不到前景

兩者相加,一方面香港本身的競爭力下滑,另一方面香港本地年青人的競爭力也顯削弱,這令香港在深層次上有一種憂慮,在「自由行」政策推進了香港與內地融合時,這些憂慮更加凸顯,變成社會問題,並逐步產生抗拒與內地融合的社會情緒,甚至於出現要求香港閉關自守,不讓內地人來港的情況。

鄭宏泰認為,這些問題,反映在社會的行為上,就是希望保持香港的獨特性, 反映在一些人身上,就是希望發展建立民主制度,以一人一票按國際標準的選舉,表現香港的獨特性。「以前香港不是這樣,香港認為比內地更優越,認為可以充當內地與海外的中間人,現時則反轉過來,要與內地保持距離,其實這不是保持獨特性,而是削弱自己。」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香港青年人欠缺向上流的機會,這令年青人看不到未來的前景,會形成一種隱憂。鄭宏泰認為,導致這一現象與香港一貫的重商政策有很大關係,香港的很多行業存在壟斷的情況,這令其他中小經濟體失去了發展的機會。香港以前有很多創業的空間,但現時少了很多,社會結構出現較大的變化,財團壟斷各行業,普通市民只能憑打工生存。而現代的公司管理注重績效,減少成本,令打工仔的人工很難上升,因而出現兩極化的現象,要麼成為打工皇帝,要麼就是人工呆滯不前。

出現這種現象與香港長期以來的重商主義有較大關係。中英簽署聯合聲明時,一批英資大企業撤離香港,香港的本地華商開始冒起,回歸後又為保持香港社會穩定繁榮,再次向本地華商傾斜,可以說一浪又一浪的社會發展,一直對商人,尤其是本地華商的依賴過重,令本地華商在香港社會迅速坐大。這種現象導致的一個結果是,本地青年人的社會發展空間大幅收縮,社會只有中低層的工作機會,高層次的工作機會基本被海外來港的精英,包括海歸派、回流派佔有。惡性循環之下,一方面令本地青年對社會發展存有不滿;第二方面對香港走向開放有保留,而過多的內地遊客來港,帶來的利益未能惠及年青人,但卻對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衝擊;第三方面是內地對香港的發展也加強了控制,比如香港希望轉向民主發展受到中央的限制,這三方面的因素使香港出現負面情緒,因而有相當一部分人抗拒與內地融合。

部分人走出去 騰出機會

鄭宏泰認為,大灣區發展是解決這些內部深層次的矛盾的機遇,他說:「從香港的歷史來看,香港社會重要的變革都是外力促成的,香港社會目前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僅靠香港本身很難作出改革,若香港利用好大灣區擴張性的發展政策,很可能可以借機調整香港的內部矛盾。

鄭宏泰指出,大灣區規劃為年青人的發展描繪出很好的前景,香港社會中只要有少部分年青人首先進入大灣區,其中一部分人得到了成功,就可以對香港社會產生正面的作用。因為有一部分年青人到大灣區發展,相對而言,留給香港本地青年的機會就會增加一點。而最先進入大灣區的年青人取得成功之後,產生了示範作用,將吸引及鼓勵更多的年青人到大灣區發展,如此循環,香港的社會情況就會出現變化。

解決「自由行」負面衝擊

處理好大灣區發展政府熱,民間冷的問題,鄭宏泰認為,政府首先應處理好內地來港遊客的問題。內地的「自由行」政策,對香港整體來說有大的經濟和社會利益,但同時也帶來較多的社會矛盾,而普通市民經濟利益未能感受得到,但政策帶來的負面作用則全都有切身的感受,這會導致反對與內地融合的抗拒情緒。香港特區政府在處理內地遊客方面效果不理想,不如澳門,未來需要改善。

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促進青年的交流,助青年人更好地了解大灣區,並且舉辦更多的青年人在大灣區發展的經驗分享,這樣也有助青年人走入大灣區,尋找發展機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