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消費勢不可擋 香港應思錯位發展

連續4日的聖誕假結束,出現一次「北上消費」的高峰,4日假期累計有約160萬人次出境,九成前往內地及澳門,而來港消費的遊客則遠少於外遊港人,令餐飲、零售和旅遊業對前景感到擔憂。連日來,社會各界紛紛出謀獻策,包括建議推動全港「禮貌運動」,開放「一簽多行」至大灣區各市,以及推動本地特色旅遊吸引遊客等。香港旅遊購物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也正被深圳超越,這是整體大趨勢的結果,並非單一原因所致,香港積極想對策是好的表現,但應該從整體和更長遠的方向去思考,而非只聚焦於與深圳爭一日的短長。

聖誕假期間,數以百萬計的香港居民前往內地消費,回港後更爭相分享在內地的消費體驗,津津樂道,北上消費已經成為街頭巷尾、社交媒體上最熱的話題,反映出北上消費的熱潮才剛開始,仍然會繼續熱下去,接下來的元旦新年假、農曆春節假,都可以預見仍會出現北上消費的人潮。

與此相對比的是,內地遊客南下香港旅遊消費度假卻還未熱起來,即使有一部分內地居民來到香港旅遊,感受香港獨特的聖誕氣氛,但消費力也不如從前,業界慨嘆「旺丁不旺財」,整體的銷售額不增反減,令業界對前景更感悲觀。

整個聖誕假期,社會上議論最多的就是香港旅遊業「怎麼辦」的議題,社會上出現不少好的建議,包括推動全港「禮貌」運動,由多說一句「唔該」、「多謝」開始,提高香港服務業的整體水平。也有不少人建議深挖香港特色,推動各類本地文化特色的深度旅遊,吸引各地遊客。亦有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建議恢復深圳居民來港「一簽多行」政策,並逐步拓展至整個大灣區各市,同時增加內地來港自由行城市的數量,吸引更多內地遊客來港旅遊。

這些建議都是好的建議,對提升香港的旅遊業服務水平,吸引更多遊客來港,都會有一定的作用。而香港各業在面對困難、挑戰,不再只懂埋怨、慨嘆,而是積極思考對策,發揮創意,激發動能的做法,更加值得肯定。

不過,客觀地分析,深圳及其他大灣區城市在旅遊、消費等服務業發展迅速,整體上已經追上,甚至已超越香港,比香港更具吸引力,這已經是事實。而導致這樣的結果,也並非只是某幾種單一的因素,而是深圳及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整體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已全面提升的反映。

香港曾經是遠近聞名的美食之都、購物天堂,吸引大批內地及海外的遊客,物美價廉、服務優質只是表面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仍然是香港社會繁榮穩定,經濟充滿活力,市民生活水平高,社會文化多姿多彩,因此,即使許多商品和消費遠比內地和東南亞地區的城市貴,仍然可以吸引大批遊客慕名而來,他們來港為的也不只是買幾件便宜貨,而是要親身體驗一下香港這座繁華城市的生活。

現在,深圳的情形就像往日的香港,深圳各種飲食、購物、玩樂消費,對香港市民有很強的吸引力,是因為它不僅質優價美,而且多姿多彩,是深圳正在上升的城市魅力的體現,而且,隨着深圳持續發展,這種魅力只會不斷提升,而不會減少。

深圳及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消費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吸引大批香港市民前往消費,這對香港市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賺香港的工資,體驗深圳的服務,有助提升香港居民的幸福感、滿足感,這不也是香港融入大灣區的良好結果嗎?香港業界與其想方設法要留住市民,阻擋「北上消費」熱潮,倒不如思考一下如何與深圳和大灣區內地城市錯位發展,以香港的獨有特色,吸引深圳和內地的高消費人群,以及全球各地的遊客,反而對香港更為有利。

深圳和大灣區內地城市迅速發展,是國家發展的必然結果,對香港也會有正面的影響。在香港強烈地感受到深圳越來越強的城市魅力,而積極挖掘香港自身優勢,努力提升香港旅遊吸引力,希望重新擦亮「購物天堂」、「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之時,更應該細心思考的反而是香港如何更好地融入大灣區,如何借大灣區整體升級之勢,讓香港可以從中受惠,得以站在更高的起點,更好地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