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劾特首傷建制 反對派詭計要識穿

立法會昨日(5日)否決反對派議員動議的彈劾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議案。多名建制派議員表明不支持議案,但炮轟行政長官及政府官員在修例工作上有不足,各部門各自為政。值得提出的是,彈劾特首議案本來就是反對派用以打壓建制選情的詭計,建制派須認清黑色暴動其實是反中亂港和破壞「一國兩制」的政治巨浪,建制與政府沒有分裂的本錢,建制派和政府在區選過後,只有加強團結,共同應對,才有可能打好立選之戰。

彈劾行政長官的議案由25位反對派議員聯合動議,議案最終在功能組別中獲10票贊成、22票反對,在地方選區獲16票贊成、14票反對,遭否決。這項議案原本在區選前辯論,但建制派議員為免議案影響選情,與政府「攬炒」,有意拖長本無爭議的有關稅務寬免的修訂條例草案。彈劾議案最終在區選之後才在立會辯論,而議案的辯論也成為部分建制派議員的訴苦會,批評行政長官和政府官員處理修例草案中存在的失誤和問題。

其中,以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對政府官員的批評最引人注目,她指出,區選近六成投了反對派的選民表達對政府施政的不滿,其餘四成支持建制派的選民亦不滿政府的表現。批評特首在修例之前未能與建制派做好溝通,又點名批評多名司局長,包括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沒有站在回應法律觀點的最前線;環保局局長黃錦星繼續「攬住大嘥鬼」出席不同環保活動,有如活在平行時空;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未有找到示威者的大台、核心人物及金主;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未能令學生明白不能違法等等。

李慧琼的說法應該說在建制派政黨和議員中具有代表性,這次建制派在區選中所得選票增加,但議席卻大量丟失,許多候選人都將失敗歸咎於受政府施政所累,認為建制派是「非戰之罪」。

平心而論,李慧琼以及其他建制派議員對行政長官及政府多位高官的指責,並非空穴來風,也不是完全沒有依據,如果要全面檢討建制派的區選失利,不能夠忽略政府施政的因素。不過,包括李慧琼在內的建制派,如果從區選的失利中僅僅認識到這一層面,則反映出建制派仍未能真正從區選中覺悟,未能看到這場政治鬥爭的真實面目,如果繼續以這樣的心態迎接立法會選舉,恐怕未能走出困境。

今年的區選是在黑色暴動中展開,本來就是整場意在推翻「一國兩制」的政治行動中的一部分。正如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教授接受《堅雜誌》訪問時分析指出,香港的這場政治鬥爭,大環境是中美鬥爭,香港作為新的戰場,小環境是香港內部反對派和激進分子的不斷進攻。從過去半年的黑色暴亂中,大致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脈絡,黑色暴亂的實質是反中亂港,破壞「一國兩制」,讓香港脫離中國。

在這場政治鬥爭中,反對派與激進派出現空前的團結,他們對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展開的攻擊也好,搶奪建制派在區議會和立法會的議席也好,目標都是要爭取香港的實質的管治權力。所以,彈劾行政長官也是為了搶奪建制派的席位,搶奪建制派的席位,同樣也是為了推倒特區政府,兩者之間是互相關連,互為表裏的。建制派總結區選結果,應該看清這一政治鬥爭的現實,須明白建制派與特區政府之間是一個整體的不同層面,只能加強團結,互相支持,否則無法應對未來嚴峻的政治鬥爭。

建制派對區議的結果心有不甘,希望透過批評特首及特區政府宣洩情緒,這一點容易理解,但建制派更加需要明白的是,政府與建制派已是生死相依,過多地貶低政府,只能令建制派失去更多的支持度,對明年立選增加更多不利因素。

從香港未來面臨的政治鬥爭看,也從建制派自身的發展需要看,建制派有必要識破反對派的詭計,思考如何協助政府提升施政水平,共同提升政府的公眾形象和社會支持度,這才是積極應對明年立選的良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