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立法考察大灣區意義重大 促進了解互相學習興起調研新風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率領香港特區政府及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前往深圳、東莞、佛山和廣州四個大灣區城市訪問4日。對於這次大灣區的訪問,特首李家超的定位很高,他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到廣東考察時表示,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香港積極支持這重要戰略,並將這次訪問視為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內地發展可謂日新月異,香港近20年反而顯得保守停滯,行政、立法攜手訪問大灣區,可以增進對大灣區的了解,找準香港的定位和機遇,對香港在走向由治及興的新時代,具有重要意義。

這次訪問,是落實了新選舉制度和「愛國者治港」原則後,行政、立法首次聯合組團的大型內地訪問活動,由李家超任團長,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和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分別任副團長。由21日至24日的4天行程中,廣東省和4個大灣區城市的領導將會與訪問團會面,訪問範圍包括4個城市的創科、環保、青年發展、文化藝術和體育發展,以及了解大灣區企業、城市的最新發展和機遇。

這次大型的內地訪問活動,對香港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其一,有助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進一步消除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間的隔閡。香港融入珠三角群市群的發展,雖早有共識,但在推進過程中,卻面對不少實際困難,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從香港自身的角度看,其中一項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必須消除「一國兩制」之下、香港只有內地城市保持一定距離,才能保住獨特性的心魔。香港的最大優勢就是「一國兩制」,而只有在深入融入國家發展,廣泛聯通國際,香港的獨特優勢才能彰顯出來。

在珠三角城市群中,香港屬於先發展起來的國際化大都市,長期以來形成了優越感,將珠三角地區視如「鄉下」,這種心理因素,不僅讓香港未能客觀、準確地看待內地城市的發展,錯過許多機遇,作出許多錯誤判斷,也因此產生抗拒合作,擔心被「同化」的錯誤心理。透過這次高層級的訪問,有助特區行政、立法機關,更好地了解大灣區發展的最新情況,擺正心態,找準定位,進而加快香港融入大灣區的步伐。

其二,有利於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城市之間的互相學習借鑑,共同提高發展水平。大灣區內地城市區中,既有廣州這樣歷史文化名城,傳承和積累了深厚的嶺南文化,同時也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重要城市,更是中國式現代化走在最前列的大城市,其中必有許多經驗值得香港學習借鑑。

深圳則是改革開放年代從小漁村迅速發展起來的現代化超級大城市,深圳以高新科技產業發展領先全國,聞名世界,發展速度令人驚奇,香港未來的發展,可以從深圳學習到很多好的經驗和理念,尤其是香港正在努力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發展,在許多領域可以與深圳合作,互為補充,共同提高。

東莞、佛山則是外資企業(包括港台企業)和鄉鎮企業帶動迅速發展起來的新興城市,近年來,經歷了多次的產業升級換代,從「三來一補」加工製造,走向自主創新,高質素發展,成績斐然。香港也可以從東莞、佛山學習如何不斷更新換代,走向高質量發展的經驗。

香港作為最先發展起來的國際化大都市,在許多領域廣泛吸收了全世界的先進經驗和知識,香港也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大都市,在社會發展進程中,也累積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如何用好這些寶貴的資源,借鑑內地的經驗,讓香港有更大的提升,這也是香港特區未來要思考的問題,這次大灣區訪問,有助交流借鑑。

其三,有助推動調查研究的新風氣。中央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香港的愛國愛港治港者,同樣必須改掉過去只坐在冷氣房中閉門造車的舊習慣,應該鼓勵行政、立法機關各層級的官員、公務員和議員,都廣泛地做調查研究,從中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問計於民,以提升制定政策、推行政策的效果,提升施政水平。這次特首帶隊,前往大灣區考察,就是踐行調查研究,希望能夠在香港政壇逐步建立起這樣的新風氣,走向良政善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