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出現財政困難,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昨日(17日)表示,內部已緊縮一半營運成本,形容是「血流成河」,但按現時推算,預料到2025年3月,將無法再緊縮。他又稱,西九不想和民生爭資源,決定不再要求政府撥款,但希望能善用西九的土地資源,達至自負盈虧,待政府批准。西九是香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平台,如果經營得好,不僅不需要政府撥款,更加能為香港整體經濟發展帶來重要貢獻,確實不應該與民生爭資源,而應積極思考如何從文化創意產業中發掘潛力,解決財政問題。
政府曾於2008年給予西九管理局216億元撥款,這筆款項到現在已所剩不多,原本預計在今年底將耗盡。唐英年指出,過去兩年,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緊縮開支、大幅提高營運收入,令經營赤字大幅降低,2022至23年度的經營赤字已較預計減少五成,並將資金流耗盡的時間推遲16個月,至2025年3月。他又指出,所有博物館均依賴政府撥款,沒有博物館可以自負盈虧,又指西九各項設施的回收成本比率不遜於國際間同行,M+及故宮分別達到46%與44%。
西九文化區是香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平台,而並非只經營幾家博物館,不能單靠博物館的營運收入來支撐財政,而須從開拓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方向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如果發展得好,不僅可以為西九管理局解決財政問題,更加可以成為香港經濟新的動力源泉,能為香港整體經濟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世界上很少有博物館可以自負盈虧,大多數都需要政府的財政補助或有其他的財政支撐。但世界上也有許多國家和地區,依靠文化創意產業,帶動起整體經濟發展。同屬亞洲四小龍的韓國、中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都有較好的發展,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香港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也有很好的基礎,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以港產片、粵語流行歌曲為代表的流行文化,以及香港的時裝時尚產品,曾引領整個東亞地區的潮流文化,西九文化管理局是否有用好這些寶貴的資源,用好西九文化區發展出新的文化創意產業呢?
特區政府為西九文化區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土地資源、充足的財政撥款,西九文化管局應該用好這些資源,發展出香港的新的文化創意產業,如果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做得成功,又何愁沒有運營的財政支撐呢?
香港雖然早已確定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的目標,但過去20多年的成果不彰,一些項目最終轉變成地產項目,與政府和社會的初心大相逕庭,甚麼數碼港、中藥港都無疾而終,不了了之,如果西九文化區,最終只剩下幾座博物館作為地標,而沒有發展出文化創意產業,則是令人遺憾的事,將會再次令市民失望。
西九管理局聲稱不想與民生爭資源,話說得很漂亮,但是,土地難道不是資源嗎?西九管理局所說的希望善用土地資源,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希望政府批准他們出售土地資源,以此取得資金。如果想要賣土地,難道政府不懂得賣嗎?透過賣地得來的資源,難道不能用於民生嗎?
西九管理局解決財困的方向,應該是思考如何合理地運用政府提供的土地資源,發展出香港本土的文化創意產業,而不是想方設法地,想要靠出售土地資源,來賺得一些短期的利益。出售土地之後,即使能夠得到一筆可觀的資金,又能用多久呢?財政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只有在西九文化區的土地上,真正孕育出香港的文化創意產業,才能夠為西九帶來源源不絕的資源,這才是政府撥出土地和資源發展西九文化區的初心和目標,西九管理局不應偏離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