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豈能被港鐵拖死

港鐵荃灣線、觀塘線、港島線及將軍澳線16日(星期二)早上繁忙時間發生信號故障,引發交通大混亂,不但港鐵四條線要減慢車速行駛,更逼使數以百萬計的市民要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導致全港性的交通大擠塞,香港的社會和經濟運作大受影響。這次港鐵信號事故給我們許多啟示,香港這個現代化的大都市,其實十分脆弱,只要港鐵出現一點問題,就可以癱瘓整個城市,從事故中,有許多事情值得社會反思。

港鐵這次出現四條路線同時故障,十分罕見,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稱,港鐵四線齊故障屬首次,當中涉及指令未能送達至列車。而導致這次事故的原因,目前尚未找出來,港鐵表示需要尋求外國專家協助。

港鐵的事故對香港社會運作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全香港每日的公共運輸人流大約為一千五百萬人次,其中港鐵佔了四成以上,而當港鐵未能正常運作,受影響的不僅是搭乘港鐵的四成市民,還令其他的公共交通運輸均大受影響,多條通往市區的巴士路線擠滿了候車市民,各主要公路車輛堵塞,交通擁擠。總而言之,港鐵未能正常運作,可以令整個香港的癱瘓。

這次港鐵的事故值得人們反思,香港目前的城市規劃格局是否存有問題?居住在全港各地的市民,每日早上都要擠搭港鐵及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湧向市中心返工,每日的人流量十分驚人。這樣的布局,將政府服務、工商業,以及各種社會商業活動,集中於港島和九龍半島的市中心區域,確實有助提高效率,但它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當其中一種公共交通發生事故,就可能令整個香港受到影響。「山竹」襲港時出現了一次這樣的情況,這次港鐵四條線同時信號故障,又再次發生同樣的問題。

隨着科技和經濟模式的改變,香港是否仍然需要將主要的社會經濟運作都集中在狹窄的市中心?是否還可以發展出幾個不同功能的經濟和社會功能區域,避免人群過於集中於市中心?是否可以利用網絡科技,發展更多的家庭辦公室經營模式?

從城市公共交通的規劃布局來看,地下鐵路確實是高效能的集體運輸工具,在香港過去四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功不可沒,現時港鐵已成為香港不可或缺,甚至不可以出現故障的公共交通工具,但要求港鐵完全不出意外,不出故障,也很不現實,香港社會是否也需要更立體化的公共交通規劃?換句說是否也需要交通工具分散投資化?

港鐵現時是市民最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在港鐵的影響之下,其他的交通工具相形見絀,但不能就因此予以摧毀,更不應讓其自生自滅 ; 政府基於平衡和救急應變,是有需要未雨綢繆,作出扶持,既有助人口日益膨脹的疏導,更何況不同年齡階層、不同時候自有不同選擇。

就以過海的公共交通工具為例,因為客流及利潤減少,不少已呈經營困難,而維多利亞港的過海渡輪更是日漸式微。巴士與小巴尚且可以調節班次,彈性行走路線以維持成本,但渡海小輪過海就是過海,且受合約規範,倘若長期乘客不足,就只有結束一途。

經過「山竹」和港鐵四線停號的事故之後,香港社會值得思考一下,是否應該交通多元化,尤其是大力推動過海渡輪的公共交通服務,讓它重現昔日重要角色,渡輪服務一來可以作為港鐵、過海隧道巴士的補充,讓市民有更多公共交通的選擇,二來還可以振興旅遊業,吸引來港的遊客,搭乘渡海客輪,遊覽維多利亞港的美景。

毫無疑問,經營渡輪服務定會面對利潤不高……等經營困難問題,絕對需要政府加以扶持,一是直接的財政補貼,以使渡輪可以維持經營,保證服務質素,二是要做好接駁交通等配套設施,讓過海渡輪也可以成為接連四方的高效運輸工具。

政府應該放開眼界,並着力應用現代高科技,提高城市交通運輸的管理水平,讓香港成為智慧城市,擁有更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體系。

(香港突發事故報料區)
(香港突發事故報料區)
(互聯網)
(互聯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