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三讀通過《護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 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應對人手短缺

立法會昨日(17)三讀通過《2023年護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多名議員發言支持有關修訂,認為能夠紓緩護士人手不足問題。醫管局回應指,將全力配合政府推動有關政策,包括主動前往不同國家和地區宣傳,積極招聘更多合資格非本地培訓護士,以紓緩公立醫院的服務壓力。

醫管局表示計劃到不同國家和地區,宣傳本港公立醫院的發展機遇,以吸引非本地培訓護士來港工作。(資料圖片)
醫管局表示計劃到不同國家和地區,宣傳本港公立醫院的發展機遇,以吸引非本地培訓護士來港工作。(資料圖片)

草案建議增設「有限度註冊/登記」護士,容許相關人士在公營醫療機構,即衞生署及醫院管理局,以及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其他由社會福利署署長指明的社會服務單位等相關指明機構內工作,並賦權護士管理局透過刊憲指定其他機構提供的工作類別,允許這些機構透過有限度註冊/登記聘用非本地培訓護士。

草案又提出3個新途徑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包括特別註冊或登記、有限度註冊或登記、及暫時註冊或登記。其中特別註冊或登記的非本地培訓護士,如果在指明機構全職受僱一定年期,表現獲僱主滿意,並接受持續護理教育,將獲資格至正式註冊或登記,毋須參與執業考試。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醫管局正計劃前往不同國家和地區,包括於本月前往新加坡及於8月前往馬來西亞,以宣傳推廣這項新政策及介紹在本港公立醫院的發展機遇,吸引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護士來港工作。醫管局將有專人為有意應徵人士提供一站式支援及諮詢服務,包括提供就業資訊、跟進查詢及處理相關申請等。

發言人指,醫管局一直鼓勵本港護士與世界各地的護士同業進行更多專業交流,包括早前推出的「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等。醫管局會積極聯繫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醫療專業機構和團體,以宣傳推廣有關政策,及探討在新增的註冊/登記制度下,推動更多不同形式的交流項目,以提升整體護理專業水平。

發言人又強調,本地培訓的醫護人員仍然是香港醫療服務的基石,醫管局會繼續優先招聘合適的本地培訓護士,同時會繼續採取各項人力資源措施,包括持續完善護士的專業發展、培訓機會和晉升階梯,亦會繼續增聘全職和兼職護士以及推行退休後延任計劃等,以增加及挽留護士人手。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指出,本地培訓護士一直是醫療體系的重要基石。過去多年,政府聚焦投放大量資源增加護士訓練學額,註冊和登記護士學額由2017/18年度約2 900個,大幅增加至2023/24年度近4 500個。當局今次修訂《護士註冊條例》,無意改變本地培訓的醫護專業作為本地醫療體系骨幹的角色。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是短期內有效應對現時本地護士人手不足的措施,確保香港不會因為護理人員不足而影響醫療和院舍服務質素。

盧指當局亦建議將持續護理教育訂為註冊/登記護士續領執業證明書的先決條件,要求所有執業護士持續學習,與時並進。不符合規定者不會獲發執業證明書,而不得從事護士專業。由於管理局需要時間為實施持續護理教育制訂詳細安排,該項建議將於稍後由醫衞局以憲報公告指定的日期起實施。

在會議上,多名議員關注護士的質素,其中林素蔚認為,引入海外護士有助人手流向安老院社,但同時關注海外護士質素,必須保證質素,不可以人手足夠但質素不達標。陳健波則指護士流失率高,必須完善相關配套措施,確保有足夠休息時間,並提供好的工作環境以及居住環境,提升醫療質量。

選委界議員管浩鳴亦表示絕對歡迎修例,但質疑並非解決人手問題的「萬試良方」,關注非本地培訓護士能否以粵語與患者溝通、或以英文「寫牌板」,建議增加本地登記護士名額,並設立晉升階梯至成為註冊護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