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堡」灣仔店以新品牌重開 消委會指會員未必獲原有服務

連鎖健身美容中心「舒適堡」暫時結業,消委會截至昨傍晚收到3800多宗投訴,涉款約1.3億元,平均每宗個案涉款3.3萬元。金額最高一宗涉及182萬元。「舒適堡」灣仔分店以新的品牌重開,要求會員簽署同意書,以繼續使用設施,但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建議會員不要急於簽署,因為會員未必可以獲取與以前一樣的服務。

黃鳳嫺建議「舒適堡」原會員,不要急於簽署新品牌健身中心的同意書。
黃鳳嫺建議「舒適堡」原會員,不要急於簽署新品牌健身中心的同意書。
「舒適堡」灣仔分店以新的品牌重開,但要求會員簽署同意書,才能繼續使用設施。
「舒適堡」灣仔分店以新的品牌重開,但要求會員簽署同意書,才能繼續使用設施。

黃鳳嫺在一個電視節目上表示,就「舒適堡」事件,消委會接獲的投訴個案當中,有30至40宗是「舒適堡」結業前1至3天才簽約,最高金額一宗是36萬元,分3天簽約,每日簽了12萬元。年滿65歲長者的投訴個案亦有172宗,最高涉及156萬元。

黃鳳嫺又指出, 「舒適堡」灣仔分店以新的品牌重開,要求會員簽署同意書,但條文卻不清晰,她表示根據經驗,會員未必可以獲取與以前一樣的服務,例如有美容店接手後,可能要求會員加錢轉用其他儀器。

黃鳳嫺指出,以往預繳式消費的投訴主要集中在健身和美容行業,因此如果設立冷靜期,針對性處理會較好,但她指目前本港經濟環境不明朗,當局亦要考慮業界的承受能力和社會資源,取得平衡。

黃鳳嫺說,不同地方規管健身行業的法例都有不同,例如限制預繳金額或支付比例、列明消費者可以取消交易的條件等。她舉例指,在美國和加拿大,如果健身中心搬到會員住址25公里以外,會員都有權取消合約;會員如果身體不適,以致長期不能健身,在提供醫療證明下亦可取消合約;在內地,如果健身中心經營出現問題,就要停止收取會員的預繳費用。

黃鳳嫺表示,近期業界亦有轉型,疫情後有健身室開設24小時服務,每月或每季付費,而近年健身行業相關投訴亦正下跌,認為業界毋須等候立法,可以檢討服務,包括自行設立冷靜期。她指,一旦形勢迫使政府要立法,對業界也未必有好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