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年爆發反修例動亂以來,教育局已接獲約200宗涉教師與社會事件相關的投訴,教育局局長楊潤雄透露,個案之中有約40宗投訴初步成立,另外有20幾宗仍在與校方商討及索取資料,其中再有1宗或涉取消教師註冊,由於教師可按程序申辯,暫未有最終決定。
楊潤雄出席電台節目時提到,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有青年人走到咁前,教育局或教育工作者要睇睇教育有無出問題」,而國安漏洞在國安法實施後已堵塞。惟他重申,社會就風波成因有不同看法及意見,反修例風波不應單單歸因教育,但教育局亦要不斷完善:「成日拎教育出嚟,係社會上有大聲音,有必要檢視。」
楊潤雄又稱,老師需協助學生了解國家,教育局要求老師認識國安概念。有意見質疑此安排或加重老師工作,楊潤雄強調,教育局一向對老師有培訓時數要求,培訓是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的一部份:「老師需協助學生了解國家、全人發展,所以需要有所認識,唔應該視為額外工作,本身就係工作嘅一部份。」
有議員最近多次要求教育局在課室內安裝閉路電視,監察老師教學情況。楊潤雄在電台節目中重申,教育局信任教師可專業工作,認為無必要做在課室內安裝閉路電視。惟他指出,留意到建制議員已屢次提出,由於錄影課堂涉學生私隠,期望家長就此議題發聲。
對於有報道指,多間學校因應教育局要求,在「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套件」加入國民身分認同題目,楊潤雄表示,有關套件已存在多年,亦以不記名方式處理,校方不用向局方提交數據,指稱局方因國安法而推行的說法是錯誤,局方用以控制及改造學生的說法是誤導。
楊潤雄出席一個電台節目後,被問到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能否教授六四事件等,楊潤雄表示,教師有空間作專業判斷,調整教學資料,滿足學生需要。至於哪些事件可否討論,則交由教師專業判斷,認為只要是符合課程框架及目的,並且適合學生年紀就可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