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昨日(3日)至今確診兩宗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個案,令確診個案總數增至17宗。張竹君指,兩宗新確診個案14日內無外遊紀錄,連同之前的個案,已共有4宗個案未能找到明確病源,顯示本地可能出現隱形傳播,不排除之後會出現大規模社區傳播,未來14天是關鍵,呼籲市民做好個人衛生。
-768x512.jpg)
表示,今早去世的39歲男患者死因未明,已轉介死因裁判官跟進。(中通社)-768x512.jpg)
-768x479.jpg)
張竹君表示,第16宗個案患者是一名64歲女子,住在何文田常盛街半山壹號,在佐敦恆豐中心經營服裝店,店名為Fresh Up。她上月23日出現咳嗽,兩次看醫生後入院,因情況轉差由伊利沙伯醫院轉送瑪嘉烈醫院診治。病人上月23、24、28及29日都有在店鋪工作。她呼籲市民如在上月23日前去過服裝店的市民,主動聯絡中心跟進。
而另一名患者是60歲退休男子,住在觀塘,上月22日感到不適,先後4次看私家醫生,到上月30日氣促,先後到聯合醫院及將軍澳醫院急症室。兩名病人在發病前14日無外遊紀錄,家人亦無到訪內地。張竹君說,有研究指病毒可以留在環境一段時間,可能是幾日,呼籲市民要特別留意個人衛生及常洗手。
張竹君又指,兩宗個案都是當局加強化驗所監測後,化驗所有入院肺炎病人而得知。她指,目前每天已為500至600名病人進行測試,假如再擴大化驗範圍至所有流感徵狀病人,會多達一周數千人,很難每人都進行化驗。現時的化驗規模已經是香港有足夠資源才進行,很多其他地方都不會進行。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表示,今早第13名的39歲黃埔花園男病人不幸離世,病人有糖尿病並一直用藥,一路情況穩定並接受治療,無心臟病紀錄,但近兩日氣喘增多,今早突然轉差,心臟停頓,搶救無效。由於事態突然,醫生未能確定死因,已轉介死因裁判官跟進。
而網上有傳聞指這名死者的子女正在社區躲藏,張竹君澄清指,該名男死者在發病後無見過親戚朋友,一直在家,然後直接入院,家中所有接觸者一直留在隔離營,沒有到處走,亦沒有失蹤;而他母親因為確診感染,目前在隔離病房。而死者確診後所有密切接觸者已轉送隔離,因此毋須向死者居住的黃埔花園發出隔離令。她指,隔離令是用於同一大廈發生多宗個案,而傳播鏈又不明確的情況。
其餘16名確診者當中14人情況穩定,2名早前情況嚴重的病人已轉為穩定,其中一人已離開深切治療部;另外有兩人情況危殆,其中一人加用兩種藥後情況有改善,需要用的氧氣減少,另一人是由伊利沙伯醫院轉送瑪嘉烈醫院的新確診個案,他肺部有感染,正插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