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失業率升至6.6%的16年高位,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引述市場預測會升破7%,他指2008年金融海嘯的失業率是5%,要到2017年才回落至3%,今次疫情對本港經濟產生結構性影響,即使疫情過後,失業率也不會即時回落,他認為政府向失業人士提供臨時失業援助,會造成不公平的情況,又指失業人士可以申請綜援。
羅致光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指出,臨時失業援助需要設定水平界線,包括失業率去到某個百分比、或者疫情過後的某個月份,但總會有人差一點才達到水平,造成不公的情況,因此臨時援助並不可取,認為取消強積金對沖較好,亦可參考有失業保險的國家,不要憑空想像一項失業保障。
出席同一節目的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代表,工聯會鄧家彪指,今次的結構性失業與過往不一樣,又指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是打工仔未來的退休保障,不應該用來作失業保障,而申請綜援審批時間長亦非常嚴格,局方曾預料疫情下有4萬個家庭申請綜援,但至今只有2萬個家庭,證明不多人願意申請綜援,期望政府可以即時援助失業人士。
羅致光指,疫情對本港經濟帶來結構性影響,旅遊等行業非短期內可以復甦,重申有需要人士可以申請綜援,但勞工界指社會對綜援仍有標籤。羅致光說:「有時去申請綜援態度不太好,原因雖然綜援20多萬個案,所謂濫用的不少,始終都有的。」
鄧家彪反問:「局長,你認為綜援這麼嚴格都有人濫用。」
羅致光答:「今天有。」
鄧家彪反駁:「你叫我申請綜援,局長呼籲人申請,又說有人濫用。」
羅致光說:「千萬不要這樣說,我沒有這樣說過。大家說要臨時(失業援助),這個比較難做。始終剛剛都說。制度對人要公平。雖然有人說,你的保就業計劃都不公平,有錢賺,無錢賺。(都真的頗不公平。)」
另外,羅致光亦發表網誌,指綜援制度仍有負面的標籤,有時聽到有立法會議員指市民「有手有腳」,不會想申請綜援,會有些「火滾」,認為這些說話侮辱領取綜援的人士,但他要忍,盡力解說。他表示,為市民提供生活安全網,是社會的集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