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展開至今議論紛紛,各民間智庫亦出謀獻策。持續智庫主席劉智鵬教授表示,若政府和市民能拿出消除新界與港九市區的地域界限,撤出不合時宜的新界土地規劃管制,開發善用新界土地,土地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持續智庫、未來@香港、香港政策研究所及團結香港基金於今午舉辦研討會,提議政府多管齊下—— 填海造地、開發新界及調整土地政策,以解決嚴峻的土地房屋問題。
劉智鵬指出,「新界」概念源於港英時代,當年新界為租借地,故限制其發展,但香港回歸後此因素已消除,新界土地規劃管制應時代需求而改善,以舒緩土地需要。他更以「新九龍」為例提議將新界發展為市區。九龍城、九龍塘、深水埗及荔枝角四區本屬新界,但港英政府為解決人口膨脹及經濟發展需要,後將四區劃入九龍,為香港五分之一的人提供了居所,故政府應借鑑「新九龍」開發新界,解決土地問題。
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暨行政總裁馮可強倡議成立公私營合作管理局,善用私人新界農地儲備。他認為香港土地房屋問題源於資源分配不均,香港現今僅開發7%的土地作住宅用途,其中僅有4%為市區,3%為鄉村,若取2%便可令大大緩解土地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政策研究院主管黃元山以亞洲鄰近的環海城市填海數據為例,提倡大面積填海,建立能容納百萬人居住的智慧型宜居市鎮。而未來@香港成員及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則認為,開拓土地與政府調整土地政策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