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農曆七月,月餅廣告湧現,街頭巷尾都見它。只是,雙黃四黃蓮蓉豆沙、金腿伍仁綠茶冰皮,都是大人們的事。舊時的小朋友,別有所愛。一隻隻烤得焦燶的豬仔,插在小巧的花籠內。像玩意,似公仔,逗人喜愛,惹人垂憐。只是,這趣致的豬籠餅,是個附送品,賣不了幾個銀錢。在功利的世界裏,不符合經濟原則,漸沒人做,漸被遺忘。慶幸,遺忘並沒淨盡。就在街口轉角處,柳暗花明又一村。兩個有心人,仍默默的做,童年現在也可愛,一年一度燕歸來。
月餅手工製
拐斜路走上西營盤第二街,一間叫華爾登的街坊餅店,擺滿了麵包、放滿了宣傳,招徠着路人。門前上方,有一撮撮五顏六色的東西,迎風高懸,進來的人,卻沒有幾個留意到。
睇真點,五顏六色的東西,原來是一個個迷你膠花藍和膠籠,綴了花朵,雕了花紋,強烈的節日喜慶感,悠然而生:「哦!呢啲係裝豬仔餅嘅膠籠,淘寶都冇呀!香港剩得一間批發,我年年同佢訂二百個,就到八月十五就掛出嚟,就快整月餅啦嘛!」店裏櫃枱前的小姐說。
她是孫芷玲,洋名Naomi,是華爾登餅店太子女。華爾登餅店由她爸媽創立,至今已有34年歷史,期間經歷幾次搬遷,三年前從皇后大道西搬到現址,卻一直紮根在西區,與西區街坊有份特別深厚的感情。
紮根西區街坊店
「哎吔!街坊食慣咗,唔可以搬太遠架。有啲阿婆專登撐樓梯都要上嚟幫襯架。」燙了一頭曲髮的孫太拿着湯來給女兒,說完便逕自走進舖後餅房開工。
自從丈夫過身後,她就肩負起做餅的重責。每年臨近中秋前一個月左右,孫太便開工做月餅:「我哋嘅月餅唔同出便嗰啲,出面大廠量大,好多做定先,我哋即時做,冇防腐劑,最多放一個月左右就要食,唔係就要放雪櫃。」
不能預早做,所以產量有限,款式也是有限的。傳統蓮蓉、豆沙、金腿、伍仁有。新派獨創的綠茶豆沙蛋黃月都有。為了緊隨潮流,也推出迷你系列,已是小店能應付的極限了。
月餅都是手工製作,用麥芽糖水、麵粉、鹼水開好搓成餅皮,蓮蓉和蛋黃也裹好一團團,包好、捏實,壓進餅模內,用指力按擠均勻,拿餅模往枱邊一敲。咯~~咯,一個玲瓏剔透的月餅就出來了。
「年紀大喇,膊頭勞損,唔可以全部用木模做架喇,近年都會用膠模代替喇。」孫太說。
絕種豬籠餅
月餅會用膠模代替,但有一樣東西,卻仍堅持用木模。
「嗱!呢啲豬仔餅就係用番木模做,因為量唔多,木模做靚啲。」她說。
對八、九十後的年輕人來說,也許要花少許時間解釋一下甚麼是豬仔餅。
豬仔餅又稱豬籠餅,舊時製餅師傅烤月餅,為了測試爐溫是否足夠,會先把不包餡的麵糰,扔進爐中烤烘,作正式烤月餅前的測試。後來有人把這塊麵糰印成小豬模樣,烤好了,放入竹籠內,當作贈品,送給買月餅的客人。由於造型得意,豬仔餅成為小朋友搶着要的禮物,妹仔大過主人婆,也為中秋節添了幾分童趣。
懷舊木模堅持手製
「其實唔止豬仔架!嗱!好似魚仔啦、雞仔啦!仲有壽星公架!不過個模唔知去咗邊度咯!」孫太拿着一個個豬仔餅餅模,如數家珍,在案板上列陣。
看她的木印模,個個身經百戰,其中一個豬仔模,木色深沉,發亮發黑,模邊還留下經年累月敲打的花痕,最古老、最有味道。
「呢個幾十年架喇!本地廠做架,襟啲靚啲,印出嚟啲紋都清楚啲架!」孫太拿着那古舊木模說。
做豬仔餅很簡單,麵糰搓好,壓印在木模中,猛力朝枱邊一敲一褪,一隻俯伏的小豬便現形。如是者,小豬一隻接一隻,在烤盤排好,髹上蛋漿,就可以入爐了。
「間唔時轉下個盤,等佢烤得均勻啲,烤三四個字就得喇!」孫太說。
烤好的豬仔餅,金黃啡褐,一出爐,香氣乘着熱氣四竄,引得人猛吞口水。孫太做完豬仔,又去做魚仔,還有大魚和大豬,彷彿連自己也童心未泯。
「係喎!做呢啲係好開心個噃,睇到個樣咁得意都開心啦!」芷玲說。
回過熱氣的豬仔餅,放進花花膠籠裏,吊起,一串串的,掛在店裏。像節日公告,告訴匆匆路人,佳節近了,是時候放慢腳步,買盒月餅,討個豬籠,回家和家人飲茶吃餅賞月光,一年一度,共享天倫。
文:譚偉健 圖:譚建章
華爾登餅店
地址:西營盤第二街120號地下1號舖
電話:2915 2263
營業時間:6:50am-7:3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