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3)後疫情時代錯失成長時機 謝思熹博士:彌補缺失的三年

過去四年,無論老中青三代都要面對從未經歷過的困難和挑戰。疫情、社會運動加上移民潮,讓香港實際少了10萬學生。身邊有人離港、有人坐牢,讓這一代學懂了原來人生可以有不同抉擇,更學懂了如何疏理情緒,重新適應失去了三年的學校群體生活。

未來的創新教育,除了學習科技及歷境學習外,還有甚麼重要元素?李建文校長和謝思熹博士二人同時提到社交和建立同理心的重要性。李校長形容:「學校生活並非只是中英數學習,而是一個整全人生的建立。」他認為現今這一代年輕人,無論教與學,又或是身心靈成長上,都有所欠缺。

三年校園生活缺失影響成長

這一代學生失去三年校園生活,讓他們失去了寶貴的成長歷程。
這一代學生失去三年校園生活,讓他們失去了寶貴的成長歷程。

謝思熹博士提到:「學校是一個『非形式』的教育空間,除課堂外,小息如何相處?絕交後如何處理?堂上或考試不懂答題時是否可以離場?實體的校園生活,讓學生經歷人際關係處理,例如與朋友絕交後,仍要每天相見時,或許繼續不瞅不睬,甚至最後分成兩邊陣營。又或者不懂答題時,亦知道要坐在課室,不得離座。這一切,課堂不會教授,但學生應透過人生不同經歷而懂得如何處理。」不過,在網絡世界,只要輕按Unfriend就能絕交,網課不懂答題時,可選擇不理會老師甚至關上電腦。謝博士擔憂,失去這三年校園生活讓學生失去了寶貴的成長歷程,許多教育工作者都煩惱如何為他們彌補這三年。

欠同理心因學生少實踐空間

謝博士因一次探訪無家者的深刻經歷,明白到教育必須為新一代提供真實體驗。(設計圖片)
謝博士因一次探訪無家者的深刻經歷,明白到教育必須為新一代提供真實體驗。(設計圖片)

謝博士的團隊曾進行「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需要與省思」研究,訪問了500名學生及14名老師,有學生認為,疫後與朋友相處時間並沒有比以前減少,但老師卻看到學生沒有深度交流,彼此之間相處缺乏同理心,方式亦未能達到應有的年齡水平。

謝博士舉例:「中六同學籌辦謝師宴,以前同學知道是非做不可,縱有不同意見,亦會嘗試磨合,但這一代的中六生,因過去缺少了安排實體活動的經驗,可能稍稍遇到不同意見,一句『不行?那就不做』。」謝博士觀察到,這種情況在大學生,甚至畢業後投身社會的年輕人身上亦有出現:「這令我不只擔心他們的職場表現,更擔心他們如何走自己的人生。」

提到同理心,謝博士認為,從小一講到中六,他們還不知甚麽是同理心嗎?問題是他們沒有實踐空間,就不能體會何謂同理心,何謂真正的關懷。謝博士舉例,他曾參與過向無家者派飯,對方跟他說:「幾十元一盒飯,我買得起,但我多謝你探我。」這個經歷讓他刻骨銘心,亦讓他明白到,必須向新一代提供經歷和體驗機會,融合創新教育歷程:「我覺得這比他們讀書得再多知識,或者考幾高分,都重要得多。」

建立有意義的整全人生

謝博士認為,長遠地建立一個有意義以及整全的人生,較眼前的學術成績更為重要。
謝博士認為,長遠地建立一個有意義以及整全的人生,較眼前的學術成績更為重要。

謝博士的團隊曾為學校安排中四學生參與為期20周的探索社區工作坊,但同學只想專心溫書考大學,對工作坊極為反感,但當同學開始接觸社區,構思如何協助社區小店經濟,又或改善學校門口經常令人拌倒的小斜坡等切身問題時,他們主動參與,經歷討論、資料搜集等過程,透過關心社區、實踐學習,從而不自覺地提升了主動學習的可能性。

「在這個網絡年代,我們很容易有正義感,但卻缺乏同理心。兩者都能幫助人分辨對錯,但同理心是易地而處,考慮對方的經歷及處事的原因。」謝博士解釋,或許你會很快判斷一個人不應賭錢、吸毒,但當你代入其處境,明白這是對方排解壓力的方法,所以重點在減壓:「對與錯當然重要,但以同理心思考,可幫助對方跨過困難。我並非以『同理心』為一些錯誤決定做開脫,但若不能易地而處,我們很快會忘記人與人之間應如何相處。」

同理心的建立,並非只適用於學生,其實成人亦需要有同理心。了解公司、上司、客戶以至自己的需要,若有感同身受的思考,就能提升自己解難、溝通和協作的能力。

李校長和謝博士都深信,12年中小學只是人生一個很短階段,基本的學術知識當然需要,但面對多變的未來,長遠地建立一個有意義以及整全的人生,較眼前的學術成績更為重要。

118241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