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三間關聯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繼續接受控方盤問,庭上逐一披露他的WhatsApp及電郵紀錄,成為他一直以來跟外國政界就香港問題聯繫的證據,更逐步揭開其得力助手Mark Simon當中所擔當的角色。就Mark Simon「神通廣大」的身份,黎智英解釋是自己在美國政界有一定人脈,相信只因Mark Simon是他的私人助理,政界朋友才會通過Mark Simon向他傳遞消息。不過,從有關的WhatsApp訊息中可見,Mark Simon不但屢次向黎智英報告美國參、眾兩院以及國務院的內幕消息,似乎就連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身邊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他亦能夠自由出入,並得知對方就針對中國及香港的策略部署。雖然黎智英仍然堅持Mark Simon跟美國政府不可能有密切的關係,更非美國政府的代理人,但隨着控方逐一深究二人的每一個通訊紀錄,Mark Simon的神秘面紗正逐漸揭開。
文:本刊記者

有關於跟Mark Simon的相識經過,黎智英在主問階段作供期間只是輕輕帶過,稱二人都是天主教徒,因黎的教父、前《華爾街日報》編輯Bill McGurn 神父而認識。他說因為Mark Simon是「值得信賴的朋友」,故此聘他為私人助理,在過去20多年來一直替他處理私人生意上的財務工作。在之前的證供中,可見Mark Simon有極大的自主權,可以自由動用黎智英的私人財產,只需定期向他寫報告交代款項去向及用途。
黎智英主問時還說,很少跟Mark Simon談論其政治背景,只知道對方曾經是美國共和黨在香港的團體領袖,當時他還強調:「我不認為Mark跟美國政府有聯繫。」根據出入境紀錄,Mark Simon是於2020年4月18日、即《港區國安法》生效前大概兩個月離港,黎智英承認他至今仍然是自己的僱員,在美國繼續處理其私人財務,以其私人助理身份行事。
屢傳美國政府內幕消息 身份惹質疑
惟到控方盤問時,從WhatsApp紀錄中見到Mark Simon屢次向黎智英通報美國政府的內幕消息, 李素蘭和杜麗冰兩位法官終於出口,分別追問黎智英:「你跟他是如何認識的?」及「他幫你工作之前是做甚麼的?」
黎智英因此才進一步交代,他是在約30年前,在香港的教會認識Mark Simon,當時知道他是台灣一間船務公司的主席,因此中台兩邊走,而他還是在港共和黨人組織的主席。黎智英說已經忘記是何年開始聘用Mark Simon替他管理私人投資,但至今一定已經超過25年。
黎智英稱因自己關係 Mark Simon才認識美國政界人物

當李素蘭法官之後再追問Mark Simon跟美國議員或政府的關係,黎智英回答雖然不知道詳情,但聲稱Mark Simon是因他的原因才認識美國政界人物,不認為他跟美國政府有密切聯繫,相信應該是自己的老朋友基恩(美軍前副參謀長Jack Keane)及郭明瀚(美國前駐港總領事James Blair Cunningham)等人,或者是他們之前聘請的政治公關惠頓(美國國務院前資深顧問Christian Whiton),告知他有關政府的消息。
與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關係匪淺

然而,從庭上展示過連串Mark Simon跟黎智英的訊息聯繫之後,顯示出Mark Simon的人脈絕不簡單,特別是跟當時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關係匪淺。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的職能,主要是就國家安全、軍事及外交等政策向美國總統提供建議,同時亦包括向美國總統建議制裁措施。黎智英知道NSC的辦公室,跟總統的辦公室是在同一個樓層。他的好友博爾頓(John Bolton)亦曾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屬於NSC人員,而同屬NSC人員的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黎智英亦說是他的朋友,與Mark Simon保持聯繫多年。
而訊息顯示Mark Simon在NSC處得到不少消息,再向黎智英轉告。例如2019年8月初特朗普將香港的示威評論為暴動(Riots),Mark Simon對黎智英透露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或會在其泰國之行將相關評論收回。另外,Mark Simon又知道NSC人員在9月接見包括張崑陽在內的香港學生領袖。
Mark Simon向NSC建議 制裁港官名單

Mark Simon更不諱言自己曾到NSC商討制裁。他在2020年4月,向黎智英匯報NSC並不反對向中港官員實施制裁;亦知道在5月的時候,NSC曾經探討過,一旦拜登上場對香港立場是否會有轉變。當人大作出「5.28決定」之後三天,他更通知黎智英,前副國防部長Paul Wolfowitz正向NSC提議調查中國官員在美國開設的銀行戶口,而在6月底,Mark Simon更向黎智英表示,已經向NSC建議要制裁的香港官員名單。
黎智英承認有收到Mark Simon上述有關NSC的匯報,但他沒有質疑消息的準確性,亦沒有追問對方是如何得知這些消息。對於黎智英這個說法,三名法官都表示質疑,李運騰法官指出NSC計劃調查中國官員在美資產,跟他的倡議不謀而合,他理應有興趣追問Mark Simon有關的詳情,況且,黎怎可能沒有追問Mark Simon,究竟他向NSC提交的港官名單包括了哪些人。
黎智英聲稱沒追問Mark Simon跟NSC關係

惟黎智英堅持自己沒有興趣知道詳情,故沒有向Mark Simon追問,亦因此不了解他跟NSC的關係。此時,李素蘭法官亦質疑:「那是NSC,是普通人可以隨便進入的地方嗎?你不好奇Mark Simon有何特別之處為何能夠到訪NSC的嗎?他是你的僱員,難道你不可以問?」,李官更表示:「如果我的秘書說他去了開行政會議,我一定好奇問他為何可以出席。」她甚至質疑Mark Simon是否美國政府及NSC的一分子。
黎智英一概不同意,甚至指出席NSC會議亦沒有甚麼大不了,他相信是因為博明的關係,Mark Simon才會得到NSC的消息。雖然他曾表示Mark Simon在美國是代他行事,但他否認曾指示對方到NSC「收風」。事實上於2020年8月7日,美國政府根據《香港自治法案》(Hong Kong Autonomy Act),首次宣布制裁11名中港官員。
Mark Simon在美國國務院 亦有內幕消息
除了NSC,Mark Simon在美國國務院及參眾兩院都有頗深的聯繫,能夠知道不少內幕消息,於2019年黎智英兩度訪美游說的行程中,更成功拉線讓他面見時任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及多名參眾議員。
雖然黎智英聲稱是那些官員議員本來已有意跟他見面,只是通過Mark Simon向他傳達消息而已。惟從WhatsApp訊息顯示,Mark Simon跟蓬佩奧的助理Mary Kissel有緊密的溝通,Mary更在會面前透過Mark Simon向黎智英「教路」,如何精準地向蓬佩奧提出美國可如何幫助香港的具體建議。另一方面於2020年5月,Mark Simon亦稱透過於國務院工作的David Feith得知,美國不想再保持香港的特殊地位。
美國於2019年底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賦權美國國務院定期審核制裁中港官員及香港的特殊地位。而在這個法案的審議過程中,Mark Simon亦有密切向黎智英匯報最新進度,甚至安排黎智英配合。
準確匯報美國參議院 審議《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進度

當黎智英計劃於2019年再次訪美,Mark Simon告訴他最好安排在10月,因為屆時參議院將就《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採取「真正行動」,而當時政府亦有較充裕的時間及能力去處理香港事務。當11月初人人都以為這個議案會不了了之,甚至連《蘋果日報》都報道表決會無限期押後的時候,Mark Simon跟黎智英報告說不同議員對法案的立場,並表示相信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會在11月底有所行動。
結果,在11月14日Mark Simon 給黎智英傳訊息,說魯比奧已將議案帶上國會,並動議繞過一般程序進行表決。甚至到11月28日,Mark Simon再傳來訊息表示,他從NSC得悉特朗普已於一周前決定簽署法案,以免讓中國在貿易談判中獲得任何籌碼。杜麗冰法官驚訝Mark Simon竟連特朗普簽署法案的原因都能夠知道,質疑作為僱主怎會不好奇他跟美國政府的關係,但黎智英堅持Mark Simon給他甚麼訊息他一貫接受,更聲言自己並非一個有好奇心的人。
同時鋪路積極聯絡拜登團隊

黎智英曾於庭上承認對於美國共和黨支持自由市場的理念比較認同,又形容Mark Simon是立場堅定的共和黨人,希望屬於民主黨的拜登於美國大選中落敗。但其實黎智英和Mark Simon同時亦有積極鋪路跟拜登團隊聯絡。Mark Simon先是得悉郭明瀚正為拜登團隊提供建議、與拜登團隊關係密切,其後Mark Simon要求對方引導尋找合適的拜登陣營人士,並從拜登方面獲得幫助,以支持《蘋果》。
Mark Simon亦深入探討過拜登的政治取向,曾向黎智英總結了奧巴馬政府時期,國安顧問向副總統拜登提出的觀點,了解到如果拜登於2020年勝選,美國可能會恢復無意遏制中國侵略。其後Mark Simon請郭明瀚草擬信件,促請拜登及特朗普團隊「強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