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危機】 (1)香港出生率全球最低出現人口危機 人口學者黃文政促設激勵機制鼓勵生育

香港生育率持續下降,引起社會關注。政府統計處去年的統計數據,2021年香港的總和生育率只有0.77,遠低於2.1的自然人口補充率。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今年4月公布的年度「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顯示,香港生育率全球最低。
在內地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人口學者黃文政接受《堅雜誌》專訪時指出,生育率低主要原因在於激勵機制不足,政府可以從增加資源投入,有效提升生育率,1%的GDP用於補貼生育,可以讓生育率提升0.1。他認為,政府可以推出專門的房屋,用以鼓勵生育,亦可考慮壓縮學制,以解決女性結婚、生育年齡不斷升高的問題。

文:文 武

香港的生育率持續下跌,總和生育率僅0.77,即平均每位女性只生育0.77個子女,屬全球最低,遠低於人口自然更替的2.1的水平。從事人口研究,並在內地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黃文政認為,香港近年的生育率跌至全球最低,既有受疫情影響的原因,也因市民信心受損,許多人往外移民有關,但最重要的則是政府和社會對人口持續下跌問題,缺乏正確認識。

香港近年生育率低,黃文政認為既有疫情原因,大量市民移民亦有關係。(圖:PhotoAC免費圖片和照片供下載平台)
香港近年生育率低,黃文政認為既有疫情原因,大量市民移民亦有關係。(圖:PhotoAC免費圖片和照片供下載平台)

不能只視為人力資源問題

特區政府一直將人口問題看成是人力資源的問題,但黃文政認為,生育率低而引發的人口問題,是關係到整個社會能否延續,以及香港未來前途的重大問題,其重要性遠超出人力資源的範疇。人力資源出現問題,勞動力不足,可以靠輸入外勞解決,而生育率低導致人口減少,對香港造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也不可能只靠輸入外勞就能解決問題。

黃文政認為,人口減少意味着需求減少,意味着就業機會的減少,經濟將受到全面影響。一個七百萬人口的城市,有與七百萬人口相匹配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可以創造相應的就業機會,但如果人口縮減兩百萬,需求和社會機會就會大幅度減少,因此,人口的問題,不可以只視為人力資源的問題。

政府措施不痛不癢

人口學者黃文政認為,做好激勵機制,有助提升生育率。
人口學者黃文政認為,做好激勵機制,有助提升生育率。

正因為政府對人口問題的認識不足,因而在涉及人口問題的政策上,往往只是提出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措施,令香港的生育率持續下跌,人口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不僅僅是香港,整個東亞地區都存在生育率低,人口持續減少的問題。韓國、新加坡、日本,以及內地和台灣,都存在同樣的問題,黃文政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在近百年來的現代化過程中,東亞地區都是處在追趕西方的狀態,而在此過程中,把原來東方的許多傳統和文化都拋棄了,大家都只會拚命地工作、拚命地賺錢,社會的價值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社會的壓力很大。

東亞追趕西方影響生育

另外,東亞地區還一直認為自己的人口很多,覺得人口減少一點更好,沒有意識到生育率持續下跌,人口持續減少是一個特別重大的問題,而當人口問題已經對經濟和社會未來產生較顯著的影響時,才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

在東亞地區,日本是最早出現「少子化」狀況,也是最早推動激勵生育政策的國家,現在日本的情況相對會好一些,但是,黃文政認為,即使是日本,對這一問題的認知仍然是嚴重不足。

物質與人的繁衍要平衡

本港的財政預算案,設有子女免稅額。
本港的財政預算案,設有子女免稅額。

黃文政認為,做好激勵機制,就可以有效提升生育率。而鼓勵生育,不應該與稅收掛鈎,而是應該直接將全社會總體的生產值,拿出一部分用於鼓勵生育。他認為,人類社會延續下去實際上是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物質生產,就是生產汽車、手機,建造房子,發展旅遊業等等,另一方面是人的繁衍,要讓人類社會不斷地延續下去,這兩條腿應該是要平衡的。

兩條腿中,有一條腿瘸了,人類社會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過去,人類社會存在的問題是,人生得很多,但物質生產跟不上,現在則變成物質生產的能力很強,但人的繁衍卻跟不上,出現新的不平衡。

生兒養兒沒有收入

而現在出現的生育率低的問題,主要是激勵機制不足。出去工作養家是有收入的,但生孩子、養育孩子,不僅沒有收入,還要花錢,社會也普遍認為,生孩子沒有貢獻,沒有價值,這是完全錯誤的。

包括香港在內,東亞地區一直在追趕物質生產,覺得人口不是問題,而且還覺得人口太多了,所以,在物質生產方面有很強的激勵機制,從小教育孩子要追求成功,要上好的學校,要賺很多錢,卻缺乏鼓勵生育的機制,直至現在,整個東亞社會還未能對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有足夠的認識,如果只有物質生產的一條腿,而人口繁衍的另一條腿萎縮了,社會是會崩塌的。「最後如果解決不了問題,未來就不是你的了,世界就屬於願意生育的民族了。」

一味工作放棄生育很愚蠢

生育孩子需付出較大的代價,令一部分人感到壓力。
生育孩子需付出較大的代價,令一部分人感到壓力。

黃文政用工蜂作為比喻,認為東亞地區的人們,一味追求工作,放棄生育,就像是蜂群中的工蜂,沒有未來,是很愚蠢的行為。

那麼,如何才能有效激勵生育呢?黃文政認為,應該直接將社會的總產出,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以津貼生育。根據他的研究,每拿出一個百分點的GDP,用以補貼生育,就可以讓生育率提升0.1。至於總數要多少,他認為,可以持續增加,直至生育率達到2.1的水平,讓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達至均衡,讓人口可以自然延續下去。

黃文政認為,現在的社會,並不缺資金,但缺少對人口問題的正確認識。如果能把人口問題,看作「亡國滅種」的問題,看作是決定未來最關鍵的因素,就知道應該把資金投入到鼓勵生育方面。

東亞地區,日本、新加坡一直有鼓勵生育的機制,相關的投入比較多,雖然日本、新加坡也尚未達至將生育率提高至2.1的水平,但並不能說他們的激勵機制沒有效果,因為他們已將生育率由0.7提升至1.2的水平。

應為育兒家庭提供住房

從香港的實際情況看,政府可以直接向生育孩子的家庭提供生育和養育孩子的補助。特區政府一直認為,生不生孩子,是市民個人的選擇,政府不應該過多干預。黃文政認為,這種觀念極為錯誤,提高生育率不是市民個人的事,也不是企業的事。如果生育沒有好處,只有付出,市民就不願意生孩子。但市民不願意生孩子,社會就會崩塌,這是一個關乎社會整體利益的宏觀問題,只能由政府去做,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並且,鼓勵生育才是政府最應該做的事情,政府應該改變法律、政策,逐步營造出鼓勵生育的社會氛圍,提高生育率。

香港樓價過高,市民生活壓力較大,是影響生育意欲的原因之一。黃文政認為,特區政府可以考慮將一部分土地劃出來,以低廉價格專門提供給願意生育孩子的家庭。將新建的住房提供給新增的人口,不會導致樓市過大波動,又能鼓勵生育,減輕生育、養育的負擔。

壓縮學制鼓勵生育

香港的生育率在2021年降至0.77,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區。(圖:PhotoAC免費圖片和照片供下載平台)
香港的生育率在2021年降至0.77,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區。(圖:PhotoAC免費圖片和照片供下載平台)

育齡女性晚婚、晚育也是導致生育率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黃文政認為,特區政府可以考慮縮短學制,中小學教育可以由現時的12年,縮短為10年。他認為,現時12年制的教育屬於過度教育,只不過是美國採用12年制的基礎教育,大家都在跟,但實際上並沒有這樣的必要。一方面,現時12年制的中小學教育,有一部分時間用在複習和考試,意義不大。另一方面,人的學習應該是終生的,並不是說從學校畢業之後,就不再學習了,相反,人走上工作崗位後,仍然可以不斷地學習,因而,沒有必要花那麼多時間專門去學習。縮短學制,可以解決結婚越來越晚,生育越來越遲的問題,這樣可以鼓勵更多人生育。

須改變奢侈化育兒模式

養育孩子的成本日益升高,黃文政認為,社會須改變育兒奢侈模式。
養育孩子的成本日益升高,黃文政認為,社會須改變育兒奢侈模式。

此外,社會還須改變養育子女奢侈化的問題。黃文政認為,生育率持續下跌的同時,社會的養育模式也出現了問題,每個家庭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一些家庭更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子女身上,一切以子女優先,使子女得到萬般寵愛,擁有充裕的資源,但同時又賦予子女極大的期望。這種模式不僅令養育子女變成家庭的巨大壓力,對子女而言,也是一種悲哀。黃文政認為,從人的成長來看,先苦後甜,才會令人生的幸福感更強,相反,如果小時候甚麼都有,長大後卻發現社會並不會家庭那樣對待他們,就會感到受到阻礙。

解決人口問題不能只靠移民

香港是一個開放型的移民城市,仍可以透過吸引移民解決人口問題,而且,香港在這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只要降低移民門檻,相信可以從周邊地區吸納一部分人口。不過,黃文政認為,解決人口問題主要仍須靠鼓勵生育,只要做好激勵機制,相信香港可以有效地提高生育率,讓香港擁有更好的未來。

107744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