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唱歌,自小愛發明星夢的張培剛,從沒想過因為新移民來港後為了融入社區、認識香港的決定,竟讓他初嚐社區的「人情味」,更因深受感動而投身社區服務工作。多年來點滴的付出,憑着要做一個「你找得到的區議員」的決心,漸漸累積市民的支持,成功將「演藝明星夢」實踐成為政治明星,繼續贏取不一樣的喝采和掌聲。
文:本刊記者 圖:Ian Wong
現屆區議會觀塘北候選人張培剛,並非土生土長的港人。他隨家人於2003年由內地移港,當年正值沙士,縱有大專學歷,在港亦難以找到白領工作,願意體力勞動的他,一邊擔任倉務及送貨工作,一邊趁公餘時間參加居住的順利邨之居民組織活動,藉此了解和認識香港。
社區服務「做上癮」
「我覺得一個新人來到香港,甚麼都要試試。」張培剛憶述當年在居民活動中認識了不少「前輩」,眼見他們並無受薪,但仍願意付出及落力為社區服務,讓張深受感動,在跟着、試着下,一步一步的正式投身社會服務。由社區中心的活動籌劃員,繼而加入成為助選團甚至擔任議員助理,張培剛可謂「做上癮」:「我在社區工作久了,結識了一班很好的義工和街坊,那種互助、互相關心而且無物質計較的社區『人情味』,是無法以物質作衡量,亦令我感到社區其實可以很溫暖。」
於寶達邨替民建聯前副秘書長洪錦鉉擔任議員助理的張培剛,因自感在同一選區工作太久會局限眼界,在洪的鼓勵下加政黨工作,更由寶達走到「一橋之隔」的秀茂坪邨,為前任議員麥富寧擔任助理,並於2015年正式參選,成功踏上區議員之路。
不只為選票而服務
以「你找得到的區議員」作口號的張培剛,在所有宣傳平台羅列出其手機、辦事處電話、電郵及社交平台帳號,目的為讓市民「找到他」。「我認為擔任議員,不能只為選票而服務,我的身分是觀塘區議員,就算非我選區的隔離邨居民,只要想幫手,都可聯絡我。」他憶述某夜凌晨,突收到一名受感情問題困擾的男子來電表示「想傾計」,因擔心對方自殺,雖素未謀面兼明知對方非其選區居民,張仍即時應約與男子聊聊天以助平復心情。
張培剛的付出並無白費,亦漸漸贏得居民的支持。回想起2019年的區選,建制派「傷亡慘重」,在「秀茂坪中」選區參戰的張培剛,於點票期間不斷收到居民關心的來電,其中一個更令他當場流下男兒淚。「他是一個九旬婆婆的兒子,他指其母十分支持我,就算票站大排長龍,雙腳撐不住要兩度折返,但她仍堅持第三次落樓到票站投我一票,因為她就是怕我會輸。」張坦言:「90多歲的老人家,跟我非親非故,但仍願意這樣堅持,僅為投我一票,我聽完後當場流眼淚。雖然我想親自上門多謝婆婆,但其子表示毋須道謝,所以,至今我都不知道是哪位婆婆。」
優於對手的團體力量
對於今屆觀塘區區選競爭激烈,將9個選區合併為一,即原本2萬多人約10棟樓的小選區,飈升至包羅10個屋苑共16萬居民的選區。張直言:「9個選區合併,即原本的居民問題會放大9倍,我認為一個人一對手處理不了,總要靠有實力的團隊。」張笑言區選工作雖然很辛苦,但對於能參與完善地區治理後、重塑區議會的第一場選舉,感到相當榮幸及開心,他亦期望得到街坊支持,繼續為社區服務。
同區參選有羅文、黃曉東和符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