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教育之三】(2)學生心聲

吳兆基對能夠擔任升旗隊隊長帶領團隊,感到非常驕傲。
吳兆基對能夠擔任升旗隊隊長帶領團隊,感到非常驕傲。

個案一:怕羞仔變身升旗隊隊長 為中國人身份感自豪

「齊步——走!」身形高大、體格魁梧的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六年級學生吳兆基,是該校升旗隊隊長兼發令員。在他發出雄亮的一聲號令後,升旗隊隊員隨即井然有序地邁步前進,步伐一致,甚有默契。現時升旗隊約有30名成員,當中有不少都是在吳兆基的帶領下一同成長。

吳兆基原本性格內向害羞,加入升旗隊令他變得有自信和積極。「當我還在讀小學時見到升旗隊,看上去很有型也很正面,於是我一上中學就加入了升旗隊。當初我很緊張,也很怕被嘲笑,後來在教官和老師的指導下,不再顧慮別人的看法。我們曾代表學校參加了香港升旗隊中小學護旗手比賽,並榮幸地拿到獎項,我非常高興,亦增強了自信心。」

他形容,升旗隊讓他更了解自己的國民身份,亦賦予他充實的人生。「在未接觸升旗隊之前,我覺得自己是一個香港人。後來透過總會介紹,了解到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我既是香港人亦是中國人,看着國旗徐徐升起時,我覺得很有自豪感。很開心自己擔當升旗隊隊長,見證着升旗隊的發展和同學們的成長。參加升旗隊的最大得着是團體榮耀感,隊員好像我的兄弟、我的家人,這裏就好像我的家,是我的心靈支柱。」

個案二:從了解「叩手禮」到認識國家安全

李定怡表示,最喜歡中華文化中的飲食文化。
李定怡表示,最喜歡中華文化中的飲食文化。

穿着一身漂亮民族服裝的李定怡,是鳳溪第一小學六年級學生,亦是校內的中華文化大使。「我想擔任中華文化大使的原因,是想更加了解不同中華文化,從中亦可幫助同學去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我覺得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亦有必要去學習。」

李定怡續說:「眾多中華文化當中,最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飲食文化,原來飲茶時做的『叩手禮』,即用拳頭敲打桌子,是代表對長輩的感謝。」她隨即舉起手向記者示範「叩手禮」,一邊解釋不同手勢的寓意。

她表示,自從多認識了中華文化後,她自己亦對身為中國人感到自豪,「譬如剪紙藝術和書法,這些都是由我們中國人發明出來,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人類的發展非常重要。」她亦認為中華文化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因為文化安全亦屬於國家安全裏面,我作為一個公民,有責任去了解何謂國家安全,奉公守法。將來長大了,我也會向下一代教授中華文化,一起守護國家安全。」

個案三:「小朋友都可以為國家安全出一分力」

李芯穎指認識法律很重要,因為社會需要建立守法意識。
李芯穎指認識法律很重要,因為社會需要建立守法意識。

同樣就讀鳳溪第一小學的李芯穎是五年級學生,她選擇了擔任校內的《基本法》大使,負責在校內向同學宣傳和解釋《基本法》和《憲法》的內容。問她會不會覺得學習法律很沉悶?她笑着搖頭說:「因為法律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們需要認真去了解和學習它,如果市民不了解法律,社會就會有很多罪案發生。」

李芯穎表示,最深刻的是協助老師舉辦《基本法》的攤位活動,以及替學校建立網站,讓同學認識更多《基本法》和《憲法》的知識。去年她和其他《基本法》大使一起代表該校參加北區小學問答比賽,並獲得了冠軍,為學校帶來榮耀之餘,也鞏固了她和同學對《基本法》的認識。

李芯穎認為,國家安全十分重要:「如果國家不安全,社會就會很亂,沒有了現在的和諧安定,所以大家應該要一起去守護國家安全。自從做了《基本法》大使後,我變得更加聽話、更加遵守法律,亦明白到即使我們是小朋友,都可以為國家安全出一分力。」

173055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