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夏寶龍訪港大派「定心丸」 林健鋒:絕大部分外商支持23條立法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體現了《基本法》23條立法,條例草案出台前,特區政府就23條立法進行了一個月諮詢,將立法內容仔細披露,內容顯示特區政府在立法時充分顧及自由、人權,掃除外間對立法的疑慮。
行政會議成員、代表商界的立法會議員林健鋒,接受《堅雜誌》訪問時表示,諮詢期內他接觸過很多外國商會,絕大部分都支持23條立法,甚至有意見指23條比其他國家寬鬆,反問為何香港回歸26年還未立法?林健鋒有信心,23條立法後能讓香港在政治、經濟及民生方面更穩定,有助促進本港發展。

文:潘翠華 圖:黃冠華

夏寶龍日前訪港7日,向市民大派「定心丸」。(中通社)
夏寶龍日前訪港7日,向市民大派「定心丸」。(中通社)
林健鋒認為,23條立法後能讓香港社會及經濟更穩定。
林健鋒認為,23條立法後能讓香港社會及經濟更穩定。
《基本法》23條立法,條例草案出台。
《基本法》23條立法,條例草案出台。

 

早前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來港調研,適逢23條立法公眾諮詢期,他罕有地與美國、英國、歐洲商會等約40名外國及本地商會代表會面,聽取意見的同時,也大派「定心丸」。

林健鋒說,他所接觸的幾十個外國商務部及外國商會代表,絕大部分都向他表示支持立法:「他們國家本身都有類似23條的《國安法》,有些人還半講笑地說:『你們這些(法例)比我們的還寬鬆。』他們覺得保護自己國家的安全很實際,也應該優先去做。有些人更反問:『為何(回歸)26年來你們都不做?』」

反問為何回歸26年還未立法

夏寶龍訪港期間,與約40位本地及外國商會代表作座談交流。(政府新聞處)
夏寶龍訪港期間,與約40位本地及外國商會代表作座談交流。(政府新聞處)

林健鋒透露,他直接查詢外商代表,如何看待23條立法後香港的營商環境?大部分人都表示不擔心:「他們說,走到全世界不同地方經商,只要大家『行得正企得正』,不要做一些商業以外不正當的活動,怕甚麼?」

對於國際間流傳23條立法的謠言,如立法後行動自由會受到影響、在港犯法會被拉上內地受審,林健鋒都有向外商代表一一解釋:「拉上內地受審?沒有這回事。我們有『一國兩制』這麼好的運作,為甚麼不繼續下去?」

香港具優良法律基礎依法行事

林健鋒指,英國到處都是中央監視系統,比香港數量多很多。
林健鋒指,英國到處都是中央監視系統,比香港數量多很多。

有些人擔心23條立法後,在香港「行行企企」都會被人「𥄫住」,林健鋒向對方解釋:「正因為香港有好的法律環境和法律基礎,很多事都是『依正』來做。就算有些地方有CCTV(閉路電視),都是用來觀察。我不用『監察』這兩個字,是觀察社會上的活動,譬如那裏塞車、那個地方人流多,從而處理這些問題,又或者處理突發事件。

「有些國家譬如英國,到處都是中央監視系統,不但監視外國人,就連自己國民甚至領導人都被監視。有些外商反而覺得,香港其實做得更好。你看看,香港一年有多少人因槍械而受傷及死亡?外商跟我說,『一天多過你一年』。」

港府要及時闢謠讓外商安心

林健鋒指,不少外商仍視香港是進入內地市場的最好跳板。
林健鋒指,不少外商仍視香港是進入內地市場的最好跳板。

林健鋒認為,要令外商倍加安心,最重要是及時闢謠:「你知道現時全世界最受甚麼影響?是媒體、謠言。有些謠言說十次就會變成『真』,真的你不說就會變成『假』。」

自《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外商來港投資數字不減反增(見配稿),證明香港營商環境仍然有一定吸引力。林健鋒說:「很多東西最重要是透明、公開,大家知道大家在做甚麼,他們(外商)覺得立了法後,大家都是看着本書(法例)來讀,有了一個很清晰的了解,更加安心。」

地緣政治下港商須求變

去年7月,李家超率團訪問東盟三國,爭取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中通社)
去年7月,李家超率團訪問東盟三國,爭取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中通社)

林健鋒深信,香港對於外商來講仍然深具吸引力,他列出三個因素:「第一,我們的政治環境安定,法治也受到尊重。另外,我們的經濟環境也穩定,雖然經歷了黑暴和新冠疫情,香港確實在經濟上受到一些挫折,但是隨着通關,我們經濟一路有改善,他們(外商)仍然覺得香港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和居住地方,也是最好的跳板進入內地市場。第三,我們的民生也是安定的。」

近年地緣政治局勢加劇,特別是美國結合歐洲聯手制裁中國,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難免會受到牽連。林健鋒認為是危亦是機,港商要作出轉變:「以前我們太依賴美國或歐洲,現在要求變,譬如參與國家『雙循環』,或者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東盟、中東、非洲多點合作。」

企業須尋找適合的策略定位

香港總商會又稱「西商會」,成立已160年,成員中有不少外國商人或公司。(香港總商會網頁)
香港總商會又稱「西商會」,成立已160年,成員中有不少外國商人或公司。(香港總商會網頁)

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7月親自率團到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加強香港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和投資合作。林健鋒認為「G2G」(政府之間)溝通的成果將陸續反映出來,接下來就要到「G2B」(政府到企業),企業需要從政府的政策上尋找適合自己的策略定位。

地緣政治其實全世界比比皆是,林健鋒反映有些外商會覺得香港更為安全:「你看香港,有誰會怕晚上出街被人打?很少。一個外商決定是否在當地投資,只要顧及公司安全、個人安全,最重要是家庭安全。有一間歐洲公司跟我說,已看準了香港市場,希望我幫他找廠房,短期內會來香港營商。也有好幾個做工業的朋友跟我說,已準備將高科技發展的研究部分搬回來,配合新田科技城發展。他們都想飲北部都會區的『頭啖湯』,這是很好的時機,所以香港工業還是會回來。」

香港總商會在本港有162年歷史,由於成員中有不少外國商會,故續稱西商會。

確認有外商轉投新加坡 很多人「損手爛腳

對於不少人將新加坡視為香港競爭對手,早前大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更撰文稱「香港已玩完」。林健鋒並不擔心香港會被新加坡取代,只是需要些時間去讓外商回來。

「有些人問,為甚麼(經濟復蘇)說了這麼久,(外商)還未回來?其實大家都要明白,如果我去了一個地方簽了合同、租約,請了一些人,也要處理好才可以回來。」林健鋒承認,的確有些企業從香港遷移到新加坡及其他國家,但效果未必十分理想:「那邊人工貴、政策複雜、生產力低,很多人過到去都損手爛腳。」所以現在港府對外商推出很多優惠政策,如減免稅收優惠等等,希望將已離開的外商吸引回來。

港府可構想「奇招」谷經濟

本年底落成的啟德體育園,將於明年11月承辦全運會的項目。
本年底落成的啟德體育園,將於明年11月承辦全運會的項目。

早前新加坡政府提供巨額補貼,舉辦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演唱會,林健鋒認為香港政府未必需要仿效這種做法:「政府出很多錢去津貼演唱會,有些人就會問這是政府公帑,應不應該這樣做?如果拿幾千萬出來請一個歌手或一隊球隊來,結果效果不好便糟糕了,每個人都指着她(政府)來駡。」

林健鋒認為,港府可以想一些「奇招」去谷經濟:「甚麼叫『奇招』?你想不到的,我出招,就是好招。我們要看闊一點,看長線,不要那麼短視。」他認為香港可以舉辦很多元化的盛事,特別是啟德體育園計劃於2025年上半年啟用,可容納5萬人,而且備有天幕,可讓體育活動全天候進行,相信能加強外國表演者來港的意欲。

協助382間企業落戶香港 丘應樺:顯示外商對港有信心

丘應樺指本港外資企業逾9,000間,並非如外媒所說的外企對本港無信心及「走晒」。(中通社)
丘應樺指本港外資企業逾9,000間,並非如外媒所說的外企對本港無信心及「走晒」。(中通社)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日前表示,本港外資企業約9,030間,較疫情前增加。他又指並非如外媒所說,外企對本港無信心及「走晒」。

根據投資推廣署數據顯示,該署去年協助382間內地及海外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丘應樺表示,這是令人振奮的數字,比疫情前增加,加上再有重點企業在香港落戶,顯示外商對香港營商環境非常有信心,並非如外國媒體所說無信心及「走晒」。

營運首年高達616億元投資

新引進382間企業當中,不少是初創企業,136間來自內地、48間來自英國、30多間是美國企業,其餘來自新加坡、日本。這些企業營運首年總共為香港經濟帶來高達616億元投資,同時創造超過4,100個新增職位。丘應樺表示,當局目標是3年內引進1,100間企業,相信現時已超出目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