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記者來到西貢水警基地,拍攝水警模擬海上救援行動,了解水警日常工作。當日余美誼帶我們登上一艘水警中型巡邏艇,並駛到近期爬獨木舟的熱點「綠蛋島」,聽她講解分區快速追截小艇截擊罪犯,以及吊運小艇落海搜救遇險者等工作程序,順便讓記者感受一下海浪的威力。
海上工作性命安全最重要

出發前,水警多次叮囑記者和拍攝小隊注意安全,除了必須穿上救生衣,亦不厭其煩地再三提醒攝影師,拍攝時緊記必須有一隻手捉緊艇上欄杆,「寧願唔要部相機,都唔好唔要條命」,可見他們多麼重視生命安全。
中秋節過後,海上風浪漸大,西貢區(東水)風力尤其強烈。雖然是天朗氣清,但當巡邏艇高速行駛時,每逢有大浪湧至,記者在船艙內仍然感受到強烈離心力。海面上,目測湧浪接近一米高,我們要牢牢握住扶手才勉強站得穩。幸而警方事前已千叮萬囑要服食暈浪丸,否則記者可能已經嘔吐大作。
打風期間當值隨時出船救人


余美誼說克服暈浪是加入水警的先決條件,她自己就用了近3個月才能適應。試過有同事加入半年後,依然未能習慣,最終要調回陸上駐守。她給記者一個應對大浪的貼士,就是在心中數秒數,「一、二、上,一、二、落」,身體跟隨海浪起伏。
做水警除了體能要好,余美誼認為最重要是敢於應對惡劣天氣:「每當打風,可能很多市民好開心有颱風假,但水警卻最不想打風,因為會威脅到當「風更」的同事和市民安全。由於海面非常大浪,我們的船艇都要駛離岸邊,駛到海事處指定的浮泡綁好纜固定船身,以免大風下船隻在岸邊會撞爛。若然颱風期間收到市民求助,我們依然要解纜出隊救人,有時打風期間,同事須連續當值超過24小時,直至落波。」
面對如此驚險的情節,余美誼只是淡然地輕輕帶過。記者從外表柔弱的她眼中,看到一團熊熊的烈火。
無論面對的海浪有多高,水警同袍的這團火,這種救急扶急的精神,永遠不會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