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規範】 衝破官僚制度無懼投訴壓力 吳永順非一般思維開創海濱新樂園

堅尼地城海邊有個卡板公園,在這裏,遊人可以在裝有輪子的卡板上飛馳,看起來險象橫生,但卻依然有其秩序。飛馳的還有小朋友的單車、滑板,也有靠雙腳奔跑的孩子。

這裏看似特別自由奔放,比起香港其他公園都別具一格。設計這片位於堅尼地城城西道,全名「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的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說,從未想過香港會有一個地方,能聽到這麼多小朋友的笑聲,而且任何年齡的遊人,都能做他們想做的事,完全超出了當初的想象,他認為這是發展海濱16年來的一個里程碑。

想建成這樣一個非一般的「樂園」,首先要做的,是打破牢固的官僚制度,以及勇於迎戰投訴的心理準備。

文:羅偉健 圖:黃冠華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

位於堅尼地城城西道的「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10月19日起啟用,24小時開放,由海濱長廊和相連休憩用地組成,佔地約5,900平方米。和一般海濱休憩用地不同,這裏的設施相對簡約,大部分都是可移動的,包括帶滾輪的卡板、沙灘椅、大型針織公仔等,市民可以發揮創意,自己隨意組合。

這個十分「Chill」的地方,無論男女老少、有不同興趣的人,都能在這裏好好享受。比如海濱長廊有人跑步、釣魚、放狗,或是三五知己席地而坐聊天。而面對大海的椅子,則坐着一些情侶或老人家,曬曬太陽、吹吹海風,甚至有人把沙灘椅擺在這裏曬太陽、看書,甚或小睡一會。他們身後就是小朋友的「天堂」,有在噴肥皂泡的、有在鐵架上追逐的,也有父母把他們放在卡板上玩「推車仔」。

海港辦事處與康文署共管

香港傳統公園規範多,遊樂設施十年如一日,令人覺得沉悶。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希望這裏的設計能打破傳統:「其實我哋一路做海濱做咗多年,發現海濱公共空間一直被當做傳統公園去設計及管理,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公園的傳統模式去做。」

吳永順一直思考,香港是否可以有一些管理上比較寬鬆的公共休憩地方?卑路乍灣海濱能做到「寬鬆」,最特別的一點是由發展局轄下的海港辦事處以及康文署共同管理,吳永順認為正是因為共同管理,所以能做到非傳統的公園模式。

公園內設備簡單,吳永順透露靈感來源於西環碼頭:「西環碼頭有個花名叫『天空之鏡』,好受歡迎,但就係一個冇人特別去設計的地方,佢只不過係一個碼頭,側邊仲要係冇欄杆,一啲卡板隨地都係,貨櫃又隨地都係,畀人塗滿塗鴉,但有好多市民會去放狗、踩單車、睇日落等,點解呢個地方咁受歡迎?」

因此,他認為香港其實是可以容許這一類比較寬鬆管理的公共空間,由市民自己去創造,讓這個空間有不同的事情可以自己發生:「唔係樣樣嘢規定晒,行就一定要咁行,這邊是兒童遊戲區,那邊就只可以坐,但一定要坐在櫈上,得幾個位,仲要搬唔到。」他認為香港除了這種刻板模式之外,是可以有另類選擇,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就是他提供給香港人的一個另類選擇。

西環碼頭(圖)深受市民歡迎,也是「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的靈感來源。
西環碼頭(圖)深受市民歡迎,也是「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的靈感來源。

場地機動性與市民一起「玩」

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的設施大部分可移動,吳永順認為這樣能更機動地和市民互動,他感覺自己是和市民一起去「玩」這個地方。

比如一些鐵架做的涼亭,平時比較少人用,他眼見晚上很多人坐在地上喝啤酒,於是他就將涼亭轉做戶外用餐區。又比如市民擔心狗會跑出馬路,他立即在狗公園加建圍欄:「我哋可以即時作出機動性修正,同一般公園不同,設施好耐都唔郁,感覺好唔同。」

這時他笑着指一指身後的一對母子,只見媽媽把沙灘椅放在卡板上,上面放了孩子,母親在後面推車仔:「我估唔到佢哋會當『點心車』咁玩法,有次我星期日來,人多到要排隊輪張櫈,所以都要加多啲沙灘椅。」

海濱規劃16年來的里程碑

家長發揮創意,把沙灘椅放在卡板上, 讓孩子坐上去,再「推車仔」
家長發揮創意,把沙灘椅放在卡板上, 讓孩子坐上去,再「推車仔」

整個海濱並無太多實際的遊樂設施,只有一些可移動裝置,然而市民卻發揮創意,將它們變成遊樂設施,而又玩得如此開心,這是吳永順意料之外。他向記者描述了一次視察時的感受:「星期日下午,這裏好似兒童遊樂場。坐在這裏,合上雙眼,你從未聽過一個公園有這麽多小朋友歡笑聲。有小朋友踩住滑板過來,發現有東西好玩過他的滑板,即刻放低塊滑板,同朋友去玩卡板。」

能夠男女老少「通殺」,有甚麼秘笈?吳永順笑說他的設計接近人性:「作為一個建築師,好多靈感係來自觀察,比如好多海濱做晒欄杆圍住,但當我行海濱的時候,發現其實好多人都在欄杆外面釣魚,他們不會乖乖地坐在欄杆裏面。如果我們可以跳出固有思維框架,由人的活動、人的喜好去取得靈感做設計時,最後個產品就會更加接近人性,更加可以觸動到市民。」

訪問期間,吳永順不時望向歡樂的人群,他安慰地微笑:「可以話海濱規劃我做咗16年,都算係一個里程碑。」

創新考慮往往被「擔心」殺死

孩子們會在卡板上跳來跳去,自由奔放。
孩子們會在卡板上跳來跳去,自由奔放。

記者採訪這天並非假日,黃昏時海濱越來越多人,歡笑聲也越來越多。為了給大眾帶來歡樂,背後的過程絕不簡單。問吳永順,他做這個如此「簡單」的公園時遇到甚麽困難?話還未問完,他已立即搶答:「多,勁多困難。」

吳永順語氣帶點無奈。他說,市民對於未見過的事會有很多擔心,比如怕卡板會碰到小朋友,沙灘椅會被偷走,所以他們都會投訴。然而海濱開放以來,萬幸沒有發生過甚麼嚴重意外,設施也沒有損壞。

對於設計被質疑,吳永順說:「你做咗出來,發現嗰啲擔心原來唔係真實,你話細路仔會唔會仆倒?係會,但仆倒又點?有邊個落球場踢波未仆倒過?有邊個踩單車未試過整損?」吳永順對此有點感慨,因為一些創新的理念,很多時候在未發生時,已經被不同的「擔心」殺死,使其胎死腹中。

「我們不需要因為有些人想像出來的擔心,或者一些過分擔心,而抹煞好多畀小朋友、大朋友發揮創意同令他們開心歡樂的機會。」這次經驗令吳永順體會到,有時候向政府部門提出自己的意念也需要勇氣,被人投訴就不在話下,更大可能是相關部門可能因為怕麻煩而擱置,不過這亦無阻他的決心:「遇到質疑,我會再去反思一下,但我好清楚想做咩,就係畀個社會更多開心同歡樂;第二就係令社會更多想象同創意。我發現傳統公園未必可以全面給予到這些東西。」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洋溢 小朋友笑聲,完全超出了想象
「卑路乍灣海濱休憩用地」洋溢 小朋友笑聲,完全超出了想象

夢想駁通全港73公里海濱

吳永順在訪問中一直提及「73公里」,因為那是香港擁有的海濱版圖。他希望將全港73公里的海濱駁通,即是可以由起堅尼地城開始,沿海濱跑步去筲箕灣;九龍就可以由荃灣沿海濱跑到去鯉魚門。

現時香港海濱只做了23公里,而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只佔其中不過172米。吳永順說73公里還有很多發展空間,應該好好利用這些空間,給香港人更多選擇:「你可以想象有幾多地方可以試不同的事。我們不需要每個地方都一式一樣,其實市民可以有選擇,你鍾意合埋眼都唔會仆親的地方又得;要有規矩好有規範嘅又有。你想自由自在,寬鬆一點,可以放狗、踩單車、推車仔、座椅可以搬來搬去,又有。這就是大家有得揀的好處。」

吳永順強調,這不是他的私人夢想,他只是成就香港人的夢想:「海濱全世界都有,但維多利亞港只係屬於香港,維多利亞港海濱只係屬於香港人,呢個唔係我個人夢想,如果香港人不快樂,我做的事就無意義。這些事我做了會為你帶來快樂,但不做你也不知道原來可以如此快樂,所以我會一直做落去。」

港人愛投訴扼殺創意文化

小孩玩到累了也可以坐在卡板上休息。
小孩玩到累了也可以坐在卡板上休息。

吳永順認為自己的夢想可能「幾世」都看不到,因為他在這16年間,發現了香港一些很大的問題:「第一,香港人鍾意投訴。第二,香港人覺得自己的安全是其他人的責任。」由於投訴多了,官員處理完投訴後,避免以後再被投訴,就索性不要創新求變,就算公園沒有人也不要緊,因為沒有人就更不會有投訴。

「點解十幾年,外國的東西搬不到來香港?原來唔係環境同地理問題,係香港人思維問題。」吳永順感嘆:「我帶住一班小朋友來到公園,各自玩得好開心,我離遠望住,這些開心、這些歡樂,無人會寫信話畀政府知,因為政府無歡樂熱線,只有投訴熱線。如果整個城市這樣運作,你睇得出將來會點。」

吳永順認為自己在香港發展海濱就像愚公移山。
吳永順認為自己在香港發展海濱就像愚公移山。

仿傚愚公移山改變大眾思維

雖然吳永順一直臉掛笑容,但卻是苦笑。被問到這16年來,有沒有因為這些投訴而阻攔了很多心中的計劃?他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笑笑說:「做咗16年,而家想做的事,係10年前就想做的。社會不容許我行得太快,要等社會接受咗先行得。所以你話向外國借鏡,大把可以借鏡,但我們先要改變香港人的思維,包括政府。如果政府一直用應對投訴的思維;市民又一直過分驚慌,將保護自身安全的責任轉嫁給其他人或者政府,我們就不要再問點解落後於人。」

但即使如此,吳永順也沒有因此而放棄,他以愚公來形容自己:「愚公的願景係移咗個山,他一生人都可能做不完,但會繼續做,即使他做不完但他的世世代代、子子孫孫都會繼續做。我這個73公里的拼圖我砌唔晒,但起碼砌得幾多得幾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