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超過15萬名高中生,必修必考的中學文憑試核心科目通識教育科,將面臨考評修訂,今年底教育局或有定案。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接受本刊專訪時,直斥通識科最大問題是「浪費時間」兼「誤人子弟」,明確表明爭取廢除通識科。她形容通識科「千瘡百孔」,但由於政府已投放了龐大資源,不想一鋪清袋,因而不會輕易改動。
文:郭延桐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早前於立法會上批評大學生「連普通常識都無,何況通識」,直斥本港通識教育失敗。她要求教育局回應會否將通識科由必修科改為選修科,改革通識科內容及評核方式,將七級評分改為只設「及格」和「不及格」。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回應, 會成立課程發展專責小組,整體檢討中學課程,預計2019年底會提供方向性建議,強調不會因政治理由決定一個科目是否存在。
教育局「僭建」 籲立即廢除
伴隨着2009年三三四新高中學制而來的教育改革,首次把通識教育科列入必修科之列。通識科變成學生必修必考,進入大學的必經之路。本刊專訪葉劉淑儀時,她直斥通識科最大的問題是「浪費時間」兼「誤人子弟」,直接表明爭取廢除通識科,態度強硬。
她形容通識科是教育局「僭建」,廢除是長痛不如短痛,「教育局都做錯好多嘢,要自己微調返」。她以母語教育為例:「母語教育微調咗,佢(教育局)知做錯咗,咁多家長不喜歡。」
她又揚言,政府不想取消通識科是因為當初投放資源多,不想一鋪清袋:「呢科(通識科)問題千瘡百孔,我知政府不想改,就係因為推行咗咁多年,有幾千個老師讀了通識。」
政治性太重 學生迎合考官
葉劉淑儀認為,通識科「政治性太重」,學生怕得罪考官,想寫迎合考官的答案。「遊行示威是好事?」「立法會多啲拉布是好事?」葉劉淑儀表示曾看過考卷這樣問問題。「有時學生會擔心,唔知是否迎合到老師,唔知點寫。」而且考卷內的政治議題多:「起碼頭三part(部分)都有一part是政治議題,變咗啲學生驚,唔知會不會得罪主考官。」
除了側重政治,葉劉淑儀還說:「它(通識科)幾部分都是寫的,對於寫作能力低的學生不公。」她解釋,有家長向其反映通識科對男生不公平,直斥:「呢科設計係咁,鬥快寫字,樣樣都是寫,對於16至17歲的男生,寫作能力不及女生,好蝕底。」
對清貧學生不利 增貧富差距
「呢科(通識科)根本千瘡百孔,還會增加貧富差距。」葉劉淑儀說。她收到好多家長反映,如果是富裕家庭子女,可以研究一些全球化課題作為IES(獨立專題研究)題目,例如前往美國參觀國家公園,但是對於家庭環境不好的學生做通識科的獨立專題研究,就只能「去屋村數下幾多棵樹」,明顯對家境清貧的學生不利。
葉劉淑儀認為,對資源不足的學校亦不利。她以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為例:「有一組老師教,資源非常豐富,通識科係有利資源豐富的學校,但對資源不足的學校就好蝕底。」
缺統一教科書 補習社賺大錢
通識科推行至今,沒有統一課本,而且課本亦沒納入送審機制。坊間一直有批判現今多套通識教育科樣本教科書的內容良莠不齊,有政治詞彙定義不清、資料明顯錯漏;有課本更有爭議性內容,把噓國歌、提倡港獨等形容為港人面對身分認同的「戰鬥」。葉劉淑儀對此深惡痛絕:「教育局無教科書,連教材都無,(坊間好多)無送審教材,好多是錯的,好多直頭係基本知識都錯,好有問題。」
她憶述當時剛從美國回港,得悉高中通識之父、前九龍華仁書院校長,現任番禺會所華仁小學校長陳岡在處理通識科一事:(我)同他傾過偈,他說通識好啊,無得補習社幫你的,不用死讀書的。結果呢?補習社最發達就是補通識,一定通識要補到識。」
明辨思考非攻擊別人
其實通識科推行至今,批評聲從沒停止過。葉劉淑儀直指,通識科一開始翻譯已出錯。 Critical Thinking翻譯成批評性思考:「我喺美國(進修)返來,我同教育局講,咁係誤導小朋友,他們以為思考就是批判」,畀我鬧咗好耐,就改正了,(把批判性思考)改做明辨(性)思考」。
葉劉淑儀解釋,其實 Critical Thinking是建立自己的論點,深入分析,並非批判別人。她回憶當時的情境:「當時教育局兩個威猛高官反駁我,終於我叫他看香港大學哲學系的網頁,有個 Critical Thinking網頁講到明, Critical Thinking不是about attacking others(攻擊別人),而是建立論點,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