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兩會」)正在北京舉行,今年的「兩會」是中共二十大之後舉行的首次會議,也是五年一次的換屆會議,將會產生新一屆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以及國家機構的領導人,改革國家機構,制定新一屆政府的施政藍圖,是一次重要的會議。
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繁榮穩定。《堅雜誌》訪問了香港邁臻研究所總監宋立功博士和香港國際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江勝博士,他們認為,今年的全國「兩會」對香港十分重要,進入「大灣區時代」後,香港的角色和作用將會發生哪些變化,香港如何能更好地貢獻國家,提高自己,令人關注。
文:文 武
全國政協會議3月4日舉行開幕式,十三屆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發表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全國政協圍繞提升愛國、愛港及愛澳力量能力建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建言,並鼓勵港區政協委員為推動《香港國安法》制定實施,以及為支持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等持續發聲,主動作為。
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全國人大會議3月5日舉行開幕式,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國家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左右。在港澳工作方面,他回顧過去5年的工作進展中提到,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並且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防控疫情,保持穩定。
李克強又在今年工作建議提到,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關乎全局的布局和定調
今年的「兩會」,是中共二十大後舉行的首次會議。香港國際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江勝認為,這次「兩會」是新一屆中央政府組班的會議,開局關乎全局的布局和定調,是做好頂層設計,要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統籌當前和比較長遠的一些國家利益、國家發展問題的一次會議,也是要把國家的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態的一次會議,因此十分重要。
機構改革步伐比較大
他指出,這次會議中的一個重要議題,將審議《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部分內容。實際上,自1954年以來,我們國家已經歷了多次機構改革,每次改革都涉及部門的合併拆解,而在換屆年的機構改革,步伐一般比較大,主要的目的是優化政府職能,便於推動各項工作。香港社會需要熟悉和適應這些改革,比如,特區政府須做好對接對口的工作。
此外,今年的「兩會」也將全面部署落實中共二十大提出的方針政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探索,有很多未知的東西,包括探索香港未來應怎樣配合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應該引起香港社會各界的關注。而且,推進改革的過程也是存在風險和挑戰的,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也須有充分的準備,才能打開發展的局面。
中央最關注香港社會穩定問題
李江勝認為,中央關注香港三方面問題,首先是社會穩定問題,穩定壓倒一切,社會穩定了,營商環境好了,才可以吸引更多投資,吸引更多海外遊客來港旅遊消費。
香港社會有一種看法,認為國安法「一法定香江」,落實了國安法之後,香港社會不穩定的問題就已經徹底解決了。但李江勝並不完全認同這種看法,他認為,香港目前的社會穩定局面,是國安法和疫情共同作用之下的結果,僅從「47人初選案」審訊過程中,法院的玻璃幕牆遭擊碎一事,已可反映出社會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一部分亂港分子沒有離開香港,蟄伏了下來,只是暫時沒有能力藉事搗亂而已,因此,中央仍然關注香港社會穩定的問題。
期望香港在國家外循環戰略發揮作用
其次,中央也關注香港自身的發展。香港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層矛盾問題還未解決,香港本身競爭力也有待進一步提升。
再者,中央也關注香港在國家外循環戰略中的作用。他認為,國家目前所面臨的外部環境不容樂觀,所以希望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特別是在外循環戰略中,香港應發揮好超級聯繫人的作用,展現出超級聯繫人的能力,尤其在西方對中國施行技術封鎖的情況下,香港要有所突破。
李江勝舉例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中東之後,特首也前往中東訪問,這種做法本身是對的,但仍然不夠,「不能說國家領導人去了一個地方,打好了基礎,你再去強化」,還要打開更大的天地,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能力要更好地展現出來,自己要有優勢去突破。
香港也成為西方制裁的一部分
他亦指出,2019年之後,香港也成為西方國家制裁中國的一部分,但香港仍然可以發揮好「一國兩制」和普通法的優勢,可以在國家外循環戰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香港邁臻研究研究所總監宋立功則認為,香港已進入大灣區時代,中央最關注的是香港如何發揮好獨特優勢,協助國家引進來,走出去,聚人才。宋立功指出,現在已經進入「大灣區時代」,時不我予,要加快建設。
大灣區是應對西方封堵的破局關鍵
宋立功認為,在美國將中國視為頭號競爭對手,中美展開全面競爭的大背景之下,中美對抗今後風險比較高,甚至有可能驚濤駭浪,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而大灣區則是破解美國封堵中國的破局關鍵。他指出,中央已經設下時間表,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要能夠與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看齊,到2035年要讓粵港澳大灣區異軍突起,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灣區。
他指出,大灣區有8,600萬人口,5.6萬平方公里,南接東盟國家,向西可通印度、中東,向東則連接日韓,這一亞洲板塊總人口達30億,佔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極為重要。其中,大灣區的首要任務是做好與東盟的關係,要走出去,建立與東盟的友好關係。
香港是大灣區最重要城市
而香港又是大灣區內最重要的城市。香港具有極佳的地理位置,五小時之內可以抵達亞洲地區幾乎所有的中心城市,香港也可以處理好與亞洲地區不同國家的經貿、文化對接,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宋立功指出,近一段時間,特首前往中東訪問後,中東國家到香港設辦事處,中東企業來港投資,而大灣區已有多個中心城市的省級、市級、區級領導來港,情況十分罕見。國家也推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6類人才來港簽注政策,力度很大。這反映出,國家希望香港成為聯通世界的一個重要城市。
港深合作創科取得突破
宋立功指出,發展創新科技則是大灣區的重中之重,創科提升經濟效益效能加強國際競爭最重要元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深圳也是內地首要創科中心,將配合香港,集中大灣區的人才,謀求一些關鍵技術的突破,例如,加快研究先進的晶片。
新一屆全國「兩會」,新當選的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未來在香港政壇的角色和作用也引人注目。宋立功認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除了代表香港市民參與國家治理,反映香港的民意之外,也具有代表國家了解香港社情民意,監察特區政府施政的角色和作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接受投訴,可以到全國各地考察,向中央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具有十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落實「愛國者治港」人大政協更重要
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原則之後,在新的選舉制度之下,大家一條心做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香港的作用將會更進一步提升。「立法會當然可以批評特區政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可以做民意調查,平衡立法會」,宋立功相信,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將會設立香港辦事處,便於與社會各界和市民聯繫,更好地履行職責,發揮作用。
經濟政策 注重 防風險、穩增長、創就業、倡消費
每年「兩會」,國家經濟發展議題都是最受關注的焦點。李江勝認為,今年經濟的焦點問題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即「防風險、穩增長、創就業、倡消費」。他認為,「兩會」涉及經濟方面的內容,可視為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延續,具體細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的主要預期目標訂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升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目標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左右,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李江勝認為,今年總的來說,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比較令人擔憂,而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要讓經濟增長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但他相信,今年國家的經濟增長有望可以達到5%,甚至更高一些的水平。
李江勝認為,防風險首先是要保障金融安全,此外要防範房地產行業和地方債務可能帶來的風險。穩增長主要是要提振投資信心,要讓投資者有信心去投資。創就業主要是針對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有不少企業關門停產,而今年七月又將新增1,500萬大學畢業生,估計疫後復甦的初期,很難一下子解決就業問題,仍須克服困難。倡消費則是擴大內需的需要,要循序漸進地推進消費,要讓老百姓口袋裏有錢,還要捨得花錢。
需解決支援民企問題
宋立功認為,最受關注的是如何支援民企,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問題。銀行的國家貸款大部分都流向大型的央企、國企,導致民企和小微企業很困難,今年需要重點解決這一問題。
另外,中國持續出生率下降,國家雖已取消一孩政策,鼓勵生育,但由於城市的生活費提高,越來越多年青人不願意生育,國家也須推出政策,鼓勵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