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在內地不斷蔓延的非洲豬瘟首次在香港發現,香港豬肉供應大受影響,市民有一段時間無法購買新鮮豬肉,而肉價亦因此而上升。事件值得關注的地方並不只是非洲豬瘟的問題,而是香港市民的食品供應、食品安全問題。香港絕大部分日常進食的蔬果肉類,大部分依靠內地供應,而香港本地是否也有必要發展自己的現代化農業,向市民提供一部分新鮮、優質農產品?香港的農業發展政策又是否有助於本地的農業發展?《堅料網》記者日前採訪了一位本地有機農莊的東主,從他的角度檢視香港農業發展存有的困難。
文 、圖 : 文 武
鄧繼榮是元朗88有機農莊的負責人,2017年,鄧繼榮在元朗十八鄉水蕉新村租用了一幅面積約12萬呎的閒置土地,發展有機農莊。
發展有機農莊難過登天
據鄧繼榮介紹,他所租用的土地屬其舅父公司所持有,在政府土地規劃中,屬於農地,未來20年內不會有其他發展。鄧繼榮的舅父是元朗原居民,土地原為其家耕種的農地,種植元朗絲苗等農作物,但傳至舅父手中時,舅父已經從商,土地荒廢一直無人打理。
鄧繼榮對發展農業有興趣,尤其是對現代化的有機耕種有興趣,因而響應政府的農地復耕政策。他成立88有機農莊有限公司,租用了這塊荒廢了多年的土地,一心想建成一個現代化的有機農莊,不僅可以向市場提供新鮮、優質的有機農產品,更可以發展「旅遊」。
懷着一腔熱情和對未來的憧憬,鄧繼榮的88有機農莊開始建立,但事情並非如想像中那樣容易,他的農莊發展遇到許多實際困難,包括現代農業的知識和技術、聘請工人的困難。而令他感到最困惑的是,政府給人的感覺並不重視農業,甚至出現一些部門支持,另一些部門阻礙農莊發展的情況。
2016《施政報告》推新農業政策
鄧繼榮的農莊種植了多種不同農作物,包括蔬菜、粟米、各類瓜果等,他自行前往世界各地,選購優良種子回港研究,摸索種植方法和技術:「我食過唔少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有機農產品,發現好的,就試着自己種,但係市場賣的果實中的種子,是不能種植的,必須要向當地農戶購買種子,才能培育出好的品種。」
在其的試驗和摸索下,經過兩年的時間,他已經成功培育出多個由外國引入的優良農作物品種,更加自己購買儀器,為產品做甜度測試,比對市面上的產品,選擇優良品種。
對鄧繼榮來說,缺少農業技術支援,缺乏現代農業知識是發展有機農業的困難之一,但政府在這方面卻未能向農戶提供必要支援。鄧繼榮於是有了一個想法,希望免費開放農莊,讓本地大學院校或研究機構的農業專家進入農場,實行科學研究,互相支援。不過,目前這也僅僅是一個設想,因為他不知道應該怎樣引進科學實驗。
政府曾於2016年推行新農業政策,以推動本地農業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6年的《施政報告》公布這項政策,林鄭月娥上任後,亦持續推動這項政策。新農業政策包含六項重點措施,其中包括:設立農業園,進行有關農地的顧問研究,以及成立5億元的農業持續發展基金,提供財政支援,協助個別農民採用機械化和現代化耕作工具及設施,並推行促進農業的復耕計劃。
發展基金申請為難農民
有關農業園計劃,鄧繼榮認為,從政策上看對有意發展農業的市民來說確實有幫助,不過只聞雷聲響,不見有雨落。由2016年至今,農業園計劃進展緩慢,政府2019年上半年就第一期工程項目向立法會申請撥款,2019年年底前開展有關工程,預計到2020至2021年期間完成。所以,農業園只能算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遠景,解決不了眼下的問題。
此外,5億元的農業持續發展基金,雖然已推出兩三年時間,但對鄧繼榮來說同樣是鏡花水月。他表示,88有機農莊也曾考慮過向政府申請農業持續發展基金,但發覺基金的申請十分困難:「他們要求提交一份完整的計劃書,這份計劃書要達到政府的要求難度很大,請個博士生回來幫忙寫,也達不到政府要求,我聽一些農友說,只能由生產力促進局幫忙,才有成功的希望。」
查看基金的審批資料,至今共批出7項申請,而獲批的申請者主要是大學院校及科研機構,包括: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認證有限公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新界蔬菜產銷會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城市大學(動物醫學院)(兩項計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鄧繼榮表示,感覺到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只停留在文書層面,對於有心發展農業的市民,並沒有實實在在的政策支援,讓農戶感到十分困惑。
地政署矯枉過正封殺農莊
如果僅僅是得不到政府的支援,鄧繼榮仍相信靠自己的努力,也可以發展起現代農業,但令人不解的是,政府不同部門之間,對農業發展的取態截然不同。從他自身的經歷和感受來看,有些政府部門給他的感覺是不希望他們在土地上做任何發展。
鄧繼榮告訴記者,他租下農地準備發展農莊,找了漁農署協助,在荒地上翻土、鋤草,誰知這一動作驚動了地政署:「佢哋以為我哋大興土木,好快就派人來察看。」不久之後,土地的所有者就收到地政署通知,要求停止工程,並指土地上有兩座寮屋,要求限時拆除。
鄧繼榮對這些要求感到十分不解,他們在土地上搭建的遮蔭棚,完全是依照漁護署指引,屬於可以《豁免申請農用構築物批准書》的構築物,在興建的過程中,還專門找來漁護署人員指導:「但地政署卻指所有的構築物均須事先向地政署申請,我哋不明白的是,豁免申請的構築物應如何申請?」
此外,地政署亦通知要求限時拆除土地上兩座寮屋,他同樣感到不解:「那兩座屋是1960年以前就建好的,為何突然要拆?2018年11月14日發出的清拆信件,要求2018年11月22日之前清拆,只給8天時間,這合理嗎?」
不明現代農業需求政府拖後腿
為了不致令農莊經營帶來太多麻煩,鄧繼榮與舅父商量後,最終拆除了兩座寮屋,至於農用遮蔭棚,則最終得到地政署認可為豁免構築物,讓農莊免於被拆除的結局。
但讓鄧繼榮感到不解的是,政府部門是否真正理解現代農莊的需要:「現在已經不是60、70年代的稻草人時代,現代農莊需要有現代化配置,比如溫室、儲物室、水、電和灌溉等設施,此外,僱用工人打理農莊,也需要有宿舍、休息室,否則根本無法發展。」他原打算利用土地上原有的寮屋作這些用途,現在已經無可能。
難以聘請農業工人也是發展農莊面臨的最大困難,目前香港從事農業的人口極少,而農莊需要有人手耕種、照看農作物,遇到特殊天氣時更需要緊急的搶收、維護。然而其農莊至今只能聘請到一名員工,不足以應付現時工作需要。
「農莊的工人與其他行業不同,需要留宿在農莊,保護農作物不受害蟲、雀鳥侵害。而且,戶外工作日曬雨淋,如果連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也沒有,很難請到工人幫忙。」
缺支援農戶舉步維艱
鄧繼榮表示,政府如果真心支持農業發展,應充分考慮農戶的現實需求,允許農莊在本地找不到工人的情況下,聘請外勞,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本地農業發展面臨許多困難,在土地不足、農業科學和技術支援不足、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對於願意利用閒置私人土地發展農業的市民,政府卻未能提供必要支持。反而,由於一些部門的僵化運作,對現代農業了解不足,讓農戶感到步步艱難,甚至產生政府部門阻礙農業發展的感覺,這實在令人不解,他的遭遇值得政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