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政府第二份《施政報告》推出多項經濟民生發展計劃,涉及數十億元政府經常性開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期,2023至24年度的財政赤字,會比年初估算的544億元高,可能超過1千億元。政府財政入不敷支,出現巨額財政赤字,但又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公共財政能否持續下去,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立法會選委界別議員管浩鳴於11月8日的立法會上,提出議員議案「公共財政政策的檢討」,關注人口老化令公共開支逐步增加,促請政府審視目前公共財政狀況,着手研究增加財政收入來源,議案獲得通過。
管浩鳴接受《堅雜誌》訪問時表示,他一直關注社會老齡化的問題,認為在老齡化、少子化的雙重影響之下,香港剛好走到十字路口,如果今天不着手研究解決公共財政困境的辦法,未來將會出現危機。他認為,其中一項可以研究的是開徵銷售稅。
立法會議員林素蔚則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徵收糖稅,世界上已有多個國家有這一稅項,不僅可以為政府增加庫房收入,亦有助推動健康生活。
文:文 武 圖:黃冠華、何英銓
財政赤字高懸,令人關注香港的公共財政能否持續的問題,亦擔心不可持續的公共財政,有可能會影響經濟和金融系統的穩定,影響民生福祉。
財政儲備27年最低 五年跌幅四成
管浩鳴指出,政府的財政儲備由2018年的1.1萬億元,減至目前6,500億元,跌幅超過四成,目前財政儲備僅可應付政府9個月開支,是27年以來最低水平。他指本港近年負債增加,如綠色債券在未償還的貸款餘額佔GDP的比例,亦由過去三年的3%增加至現時的4.3%,令市民擔心會否重蹈西方國家負債的覆轍。
他又指,公共開支佔GDP的比例由回歸前14.13%,大幅增加為2022至23年的28.44%,認為公共開支逐步增加,政府需要居安思危,以應付突然而來的危機。
而香港的納稅人口只有182萬人,約佔356萬勞動人口一半,交稅最多群組為年收入70萬以上人士,約佔兩成,繳交近九成的薪俸稅。利得稅亦大同小異,約9%註冊公司繳交九成稅款。
根據政府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9月底,本財政年度首6個月赤字1,777億元,首6個月整體開支3,556億元,收入1,313億元,綠債所得收入466億元,財政儲備6,571億元。雖然政府回應指出,這組數據主要是薪俸稅及利得稅主要在財政年度後期收取所致,不過,政府正面對高額財政赤字的壓力,卻是不爭的事實,而政府至今沒有提出解決財赤困境的有效方案,令社會對公共財政的穩健日顯擔憂。
少子化意味納稅人口將減少
管浩鳴表示,對於本港公共財政狀況的問題,他已關注一段較長的時期,香港進入「愛國者治港」的新時期,過往受政治爭拗而拖延、阻礙的許多政策和發展項目,近期較集中地推出,更令他擔心公共財政是否能夠承受得住的問題。
政府早已作出預告,香港社會的老齡化問題將日趨嚴重,65歲及以上的長者佔整體人口比例將由2022年中的20.8%,逐步上升至2028年的25.3%,2040年將升上30.1%。與此同時,香港又面臨少子化的問題,生育率逐年下降。長期關注這一問題的管浩鳴形容,香港剛好走到一個十字路口,人口結構的變化,意味着未來納稅的人口將進一步減少,領取社會福利的人口則增加,公共財政將面對更大困難。
老齡化問題不能視而不見
「不要以為還有十多年時間,如果今天不着手研究解決,危機很快就會出現。」管浩鳴指出,「如果我們只用鴕鳥政策不去想,未來會有暗湧。香港的事情並非今天講,明天就做得到。現在公共財政已響起警號,雖然未到水深火熱,不過如果再不想,一定會有危機存在。」
解決財政困境的辦法,管浩鳴認為,應從擴闊稅基的方向去研究,「最簡單的方法,如果稅收不只集中在一小群人,能夠讓大家都攤分一點,情況就會改變。」此外,他也認為,政府應該積極考慮徵收銷售稅。他認為,全球所有發展經濟體中,可能只有香港沒有銷售稅,而且有關開徵銷售稅的問題,香港也已討論很長時間,有較好的基礎。
倡積極研究開徵銷售稅
對於社會上有些人士認為,開徵銷售稅有可能會損害香港簡單低稅制的優勢,削弱香港的競爭力,管浩鳴並不認同這種看法,他認為,香港具有很多的優勢,即使徵收了銷售稅,香港的稅制仍算簡單。而新徵收的銷售稅,如果用於特定的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市民也未必會有很強烈的反應。最重要的是,香港必須面對現實,要讓政府的收支要平衡,解決公共財政困境的辦法。
在社會高度「泛政治化」時期,民粹主義抬頭,政府未找到擴闊財政收入的辦法,但對社會福利的承擔則不斷增加,用於教育、醫療和社會福利的開支,已佔政府總體開支的近六成,而且仍在持續上升,但市民對政府各項服務的滿意度並沒有相應地提升,在一些領域的不滿情緒反而升高。
社會福利開支增市民反而更不滿
管浩鳴認為,這一現象值得政府和社會深入思考。他指出,香港回歸以前,港英政府並沒有直接承擔各項社會福利事業,參與得較少,主要由民間慈善組織、宗教機構負責,有多少資源,就提供多少服務,受惠的市民不會嫌少,而且感恩。現在,政府承擔起大部分的社會福利事業,市民反而覺得是應份的,甚至樣樣都要求政府津貼,人人都想得到政府照顧,把政府視如無底的提款機,反而還會對政府不滿。他認為,政府和社會都應該思考一下,為甚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又應該如何作出改善。
工程成本不斷上升令人疑惑
財政赤字高企,但政府近年推出的工程成本卻不斷上升,早前政府重提興建沙田T4號主幹路,短短2.3公里的道路,工程費用預計約71.64億元。近日提出重建荔枝角收押所,涉及55億元的預算,令社會嘩然。
對於財政赤字之下的政府工程費用不斷上升,管浩鳴也感到困惑,他指出,與香港僅一河之隔的深圳,大約只需香港約四分之一的價錢,就可以完成類似的建設,而且建得又快又好。「我最近到廣東省考察,他們建一家有千多張病床的醫院,只需8.3億元,香港建一間學校卻要3.8億,我覺得奇怪,為甚麼人家可以做到,我們卻不行。」
高薪引入外勞值得商榷
管浩鳴認為,導致香港工程費用過高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本地建造業人手不足,輸入外地勞工,又須與本地工人薪資看齊。他認為,高薪引入外勞的做法,值得商榷,香港坐擁鄰近內地的優勢,卻未能用好這方面的優勢,令人感到可惜。勞工團體應該現實一點,本地工人的薪酬待遇應該得到保障,但輸入外地勞工,則應該用更便宜的價格,省下的錢,受益的是整個社會,不僅政府可以減少成本開支,普通市民也可以在購買物業時受益。相反,堅持以本地薪資中位數聘請外地勞工,則對大家都沒有益處,只會害死自己。他認為,在愛國者治港的新時期,政府應加強與勞工團體的遊說,多從現實出發,不要過多地受政治因素的干擾。
另外,政府的工程項目大多數由本地公司和外國公司承建,也令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管浩鳴認為,特區政府應考慮引入內地的企業和國企,事實上,現在內地的建造水平很高,成本又較低,值得引入。他說:「現在我們真的要想一想,否則塘水滾塘魚,一定滾死。」他認為,合理地引入內地相對較價宜的勞動力和工程建造公司,也是香港與內地深度融合的一種表現,值得政府深入研究。
長者內地養老有助大幅度降低成本
促進兩地融合,也有利於大幅度降低香港社會福利成本。管浩鳴指出,香港的老齡化日趨嚴重,現時特區政府的安老政策以居家安老為主,而與本地養老相比較,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成本低很多,大致上,政府用於1位本地養老的津貼,足夠津貼4位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的費用。他指出,廣東省政府十分配合香港的內地養老政策,已解決大部分障礙,未來在醫療方面也將會有更大的突破,可以為長者提供更好的安老環境。
管浩鳴亦指出,即使本地養老,也有可以節省開支的辦法,比如,興建長者公寓,將長者安老服務集中起來,就可以節省一定的成本,也更有利於使用智能科技,如果長者都分散在社區,就比較困難,成本也較高。
美歐亞多國徵收糖稅
就財赤高企、政府財政存危機,林素蔚則認為,政府應積極考慮引入糖稅,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來源,又可以積極推動市民的健康生活,解決公共醫療的財政負擔。她指出,糖稅在世界上不算是新的概念,比如,亞洲地區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國,以及美歐的美國、英國、法國等都有徵收糖稅,政府也可以積極參考這些國家的經驗,徵收糖稅。
出身社工的林素蔚表示,她在地區服務中,發現香港越來越多市民患有糖尿病,而且,糖尿病還呈現年青化的趨勢,曾經見過10歲的小朋友,因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的問題,患上糖尿病,顯見這一問題值得關注。另一方面,政府推動公共醫療改革,注重基層醫療,現在正投入資源做慢性疾病的預防和管理,而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她認為,現在正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政府研究引入糖稅。
引入糖稅三重好處
林素蔚認為,徵收糖稅會有多方面的良好效果。第一方面,政府可以擴闊稅基,增加財政收入。第二方面,有助推動市民的健康生活,透過徵收糖稅,向市民作出提醒,讓市民逐步養成飲食中減少吸收糖份,注重健康飲食和日常生活習慣,長久堅持下去,就可以起到促進全民健康,減少公共醫療開支負擔的正面作用。
第三方面,參考外國徵收糖稅的經驗,政府也可以將徵收的稅收,用於專項的社會服務,比如興建學校、社福機構,或者用於解決貧窮人口和跨代貧窮問題,特別是用於解決兒童貧困的問題,對社會發展也有會益處。她舉例說,美國西雅圖就將徵收的糖稅,用於幫助低收入人群,作為緊急的食物券,可以作為特區政府的參考。
社會關注糖尿病年青化
林素蔚認為,推動糖稅不能只由政府某一個部門負責,而應從香港的整體出發,要有整全的計劃,由多個部門聯手,整體地去推動。徵收糖稅可能涉及財政司、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還涉及醫衞局、民青局、勞福局等多個不同部門。她希望未來能夠配合政府不同的部門,深入社會,聽取不同意見,積極推動這一建議。
她認為,社會上對糖尿病問題的關注也正在提高,曾有大學做過研究,糖尿病呈現年青化的趨勢,有不少中小學生出現癡肥的問題,學校和家長雖然想了很多辦法應對這一問題,但並不容易,涉及許多層面的素素,而且環環相扣。她認為,如果政府能衝破思維,深入民間聽取不同意見,相信會聽到許多好的建議。
林素蔚說:「政府現在比以前開放,願意聆聽不同的意見,如果政府想諮詢不同地區的人士,不同意見時,我可以幫手,我相信市民也願意給意見,為自己和下一代,提出好的建議。」
為應對財政赤字,政府表明未來兩個財政年度,在不影響民生的基礎上,將削減1%的經常開支。林素蔚支持政府削減開支,但希望政府不要削減社會福利開支,希望政府不要在扶助弱勢社群方面縮減開支。
政府未積極回應引入新稅項
對於管浩鳴提出要求着手研究增加財政收入來源的議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廉回應指出,研究引入新稅項,須清楚政策目標,並須讓社會有充分、深入及知情的討論,才能作出權衝和取捨,需要時間醞釀。並沒有就引入新稅項作出具體的積極回應。管浩鳴坦言,對此感到失望。他指出,政府似乎太早關上後門,想也不願想了。
他認為,政府應該實事求是地面對問題,國家要求政府要有擔當、敢作為,以往香港許多問題一直解決不了,就是因為有些官員不想做醜人,不想得罪人,但現在社會情況已經不同了,香港已經走到十字路口,用十年的時間為應對老齡化問題,並不多,不能太過樂觀,更不能等問題十分嚴重了,才着手去研究,政府應該積極着手研究應對之策。
管浩鳴指出,社會廣泛關注公共財政存在的問題,以前在泛政治化的影響下,過多政治爭拗,阻礙相關討論,現在正是好時機,可以深入研究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