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1)7億改造170個遊樂場 團體籲回歸初心兒童做主

本港遊樂場設施一直被批評欠缺新意,千篇一律的都是塑膠攀爬架連矮小滑梯,鞦韆已是買少見少,而康文署轄下600多個公共遊樂場中,兒童的人均遊樂場面積僅得0.27平方米,反映遊樂場除了「無嘢好玩」,小朋友更是「無地方玩」。

不過,2018年底改建的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卻一反傳統,首次引入水和沙為主題,大受家長和小朋友歡迎。《施政報告》亦以此作為藍本,宣布投放7億元,在未來5年改造康文署轄下170個公共遊樂空間。

一手促成屯門公園遊樂場「變身」的「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王見好直指,現時的遊樂場已變質,只講究安全及容易管理,完全忘記用家是小朋友,希望政府藉着今次改造的契機,重新做好規劃,「將遊樂場還返畀小朋友」。

文:陳 明   圖:黃冠華

家住何文田的新手媽媽Polly,閒時會帶兩歲半的兒子到公園玩,卻因而發現不少小型遊樂場設施千篇一律:「而家啲細公園好似一樣樣,幾乎每樣嘢都係重複,對小朋友嚟講無乜新意,都係玩緊啲差唔多嘅嘢。」另外,大部分小公園都衞生情況欠佳,又欠缺配套設施,即使遊樂設施的地墊亦「鋪到一忽忽」, 略為完善的遊樂場最接近的都要步行半小時到京士柏公園:「普通公園仔可能得一個好細嘅攀爬架,然後加個瀡滑梯或者有一兩隻搖馬,就係咁多,想再多啲唔同嘅嘗試都已經無喇!」

屯門兒童遊樂場作藍本

Polly曾帶兒子到訪過最少20個公園,發現真正適合小朋友的寥寥可數,其中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便令她讚不絕口,指兒子玩得不亦樂乎,有新意亦有新嘗試:「除咗玩水、玩沙呢樣嘢出面比較少有之外,仲有一啲好高嘅繩網陣,出面真係好少。」而最令她讚賞的是,整個遊樂場範圍均鋪上軟墊,可放心讓小朋友四處跑,而附近設有洗手間,又可讓小朋友玩完後洗手清潔。

她認為,即使細小的遊樂場,政府亦可設計得較為豐富及有趣:「我覺得個設施可以多元化啲,唔好個個公園都係複製出嚟,可以有啲唔同嘅設計,瀡滑梯都可以整高啲,畀唔同年齡嘅小朋友去玩。」

人均遊樂場面積0.27平方米

其實Polly的意見正是不少家長的心聲。立法會秘書處在2017年底發表《香港公共遊樂場研究》便指,康文署轄下的遊樂場設施設計千篇一律、單調乏味,缺乏大自然元素,更未能做到共融。而據康文署以鋪上地墊設有遊樂設施計算的公共遊樂場面積,按每區兒童人數計算,每名兒童所享用的人均遊樂場面積只有0.27平方米,其中葵青區最低,只有0.16平方米,而最高的中西區亦只有0.55平方米。

一直提倡兒童遊戲權利的慈善團體「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王見好(Kathy)接受本刊訪問時直言,絕對認同現時的遊樂場已變質,完全忘記設立遊樂場的初心是為了小朋友玩得開心,指現時的遊樂場已走向極端,以安全、易於管理為首要:「遊樂場個初心其實係畀小朋友,如果呢樣嘢淨係得安全,淨係得容易管理,小朋友覺得唔好玩,個遊樂場唔能夠成為一個好好畀小朋友去成長嘅空間嘅話,咪失咗遊樂場嘅意義囉!」

推廣遊樂場共融概念

Kathy 指,香港欠缺共融遊樂空間,亦較少人認識何謂共融:「共融其實係唔同能力嘅人、唔同年紀嘅人、仲有唔同種族嘅人,都可以響呢度成為一個好玩嘅社區。」而能夠突破框框,成功將共融概念帶入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Kathy直言全靠「膽粗粗」地逐步向政府建議及爭取。

智樂在2015年舉辦首個「共融遊樂空間設計概念比賽」時,獲政府支持劃出即將夠期需要維修的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作為比賽試點,而智樂為推動社會對共融遊樂空間更有認識,特別在比賽前安排美國專門設計共融遊樂空間的專家,為參賽者及與遊樂場相關團體進行教育培訓,又突破地扭轉傳統遊樂場的定義,由只限於放置遊樂設置的位置,變成整個遊樂場範圍,連周邊的樹木及通道亦包圍在內,全因小朋友玩樂範圍不只限於遊樂設置,而是整個遊樂空間。

改做前先諮詢小朋友

到2015年底選出比賽兩組冠軍作品後,Kathy去信負責管理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的康文署,詢問有否興趣實踐得獎作品的概念,竟意外地獲康文署同意,並交由建築署進行研究。結果署方決定同時採納兩組冠軍作品作為藍本,採用先導計劃形式建設,最終北面遊樂場採用專業組冠軍作品《荷花的寓意》概念,設有嬉水區及音樂感官區等,而南面遊樂場則採用學生組冠軍作品《爬上爬落》為主題,設有玩沙區、大型攀爬塔和繩網及特式鞦韆設施。

Kathy指,由於香港大部分遊樂場只透過供應商購買現成的組合式遊樂設施,建築署進行設計期間曾向地區人士及相關團體進行兩次大型諮詢,並委聘智樂出任遊樂環境顧問協助實踐。她有感諮詢仍欠缺用家聲音,遂再引入另一突破,向建築署建議可否諮詢區內小朋友,又再意外地獲得支持,署方撥出遊樂場內的觸感場及玩水區地面遊戲進行諮詢,最後更將他們的建議放入設計中,令他們更有歸屬感。

以地區空間發展規劃

雖然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做到真正的與民共議,打造出真正小朋友需要的遊樂場,但改建費用高達2,800萬元,而《施政報告》今次只動用7億元改造170個遊樂場,平均每個只有400多萬元,資源相距甚遠,能否做到報告所說的「設施更具創意和趣味」,實屬疑問。

身兼兒童事務委員會成員的Kathy認為,推動遊樂場發展不應只限於大型公園,應以整個地區遊樂空間發展去規劃,才能滿足到社區的需要,但政府現時沒有規劃遊樂場的指引,而智樂早年參考澳洲制定「共融遊樂空間指引」提出,除了大型公園,地區公園及住所樓下的公園亦要全盤考慮,並非只單看一、兩個遊樂場:「屯門公園都有個現象,就係除非你住附近,如果唔係你會嚟唔到,但係小朋友日日都要玩,唔係淨係星期六、日或者阿爸阿媽得閒先至玩。」

促進社區參與民間共議

Kathy指,政府現時仍未確定170個需要改造的遊樂場地點,建議政府應以先導計劃方式進行地區規劃,在策略上可以有很多不同考慮,包括揀選最缺乏遊樂場的地區或較容易規劃的地區進行,又或者以地區人口或貧窮率作考慮等,藉此檢視區內的遊樂空間狀況及所需要的設施:「唔係所有(遊樂場)都擺晒屯門公園裏面嘅嘢嘛,點解規劃咁重要?因為每一個區都有好多好細嘅遊樂空間,單獨睇係做唔到啲乜嘢,但係將咁多個遊樂空間加埋一齊,就做到好多嘢喇!」

她解釋,現時很多小型遊樂場步程很近但設施相若,若經過規劃之後,可以安排一個遊樂場設有攀爬架,另一個則設置鞦韆架,再另一個可用玩沙、玩水做主題,便可令到遊樂空間更豐富:「所以政府如果有心去發展,嚟緊呢5年有170個遊樂場,係一個好好嘅契機。」而《施政報告》內提及「康文署在改造設施過程中會鼓勵和促進社區參與和民間共議」則最為重要,特別要考慮區內小朋友意見,因為遊樂場是為小朋友而設:「如果當遊樂場無咗個初心、無咗個靈魂,其實你都係倒錢落海。」

Kathy又提及,要持續發展一個良好的共融遊樂空間,不可忽略管理及維修,而過去不少遊樂場設施若出現損壞,維修時間很長,甚至索性整個拆走,久而久之令到遊樂場「走樣」。她指,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現時正面對人流高、使用率高的挑戰,設施損耗率亦大增,他們有向康文署提出管理建議,署方在人手管理及資源上均有配合,包括配備更多後備零件加快更換等,才可令遊樂場持續發展。

議員:遊樂場存在質與量問題

家住油尖旺區、育有3歲兒子的勞工界立法會議員何啟明,原本在今年6月12日在立法會大會上提出動議,促請政府改善現時的兒童遊樂設施,讓兒童獲得更多不同遊樂體驗,但最後因立法會附近發生大規模警民衝突,導致大會取消,動議亦再上無期。

他指,從帶兒子到遊樂場玩便發現遊樂場存在質同量的問題,即是公園遊樂設施不足及設施單調沉悶,變相浪費這些空間:「我個仔3歲,去樓下嘅公園好快就玩到好悶,因為個個公園都係好安全嘅瀡滑梯,直到有次我帶佢去屯門公園,佢玩得好開心。」

他認為,既然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做法成功,便應將這個做法推到18區,建議政府應放手予非政府機構推行,加強地區諮詢及專業設計,增加兒童遊樂設施的變化:「如果你每一區都有個焦點,我可能無時間就去樓下嗰個,有時間可以去當區最近、大型啲嗰個,至少多啲花款,唔會玩到咁悶。」

何啟明是今屆區議會選舉觀塘區栢雅選區候選人,其他候選人包括民主黨陳汶堅及軟件工程師陳宇明。

21962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