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2) 宣揚偏頗政治理念 通識科無錯 問題在老師

推行了10年的通識科,在前線老師眼中,最應該檢討的是甚麼?通識科教師司徒家樹經歷高考與文憑試兩個學制,他認為不能貿然廢除該科,最應該檢討的不是科目本身,而是老師。最終解決方法是:「老師要有一個自我覺醒能力,不是教緊書,而是教育。」

10年前,三三四新高中學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取代原有的三二二三學制,伴隨着新高中教改而來的,是把選修科通識科轉為必修科目,當年通識科在高考年代不多於3%學生選修,現今人人必修必考,與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並列為核心科目。

受網絡影響學生變激進

常有人批評通識科課程內容過於政治化,令學生思想趨向激進,走上街頭。
常有人批評通識科課程內容過於政治化,令學生思想趨向激進,走上街頭。

自通識科推行以來,爭議聲音多,有指課程內容過於政治化,令學生思想趨向激進。在曾璧山中學任教通識科逾10載的司徒家樹老師就認為,學生走向激進之路原因很多,並非通識科本身有錯,只是媒體給通識科扣上一個帽子。

司徒老師表示:「很多媒體給通識科扣上一個帽子,認為如果不是通識科的建立,就不會讓學生有激進的政治參與情緒。其實這是由很多原因構成的。」他解釋,現今的政治人物透過網絡宣揚個人政治理念:「有些是宏觀的(理念),有些是偏頗的(觀點),有些年輕人會聽,多少都會左右一些人。」當年輕人長期浸淫於一個不健康的網絡媒體或偏聽某一個政治人物的看法,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老師質素參差難監控

在中學任教通識科逾十載的司徒家樹老師,經歷高考與文憑試兩個學制。
在中學任教通識科逾十載的司徒家樹老師,經歷高考與文憑試兩個學制。

司徒家樹老師認為,老師的角色最重要 : 「香港如果不行港獨的話,還有邊一條路啊?如果有老師咁講,是質素問題。」司徒老師解釋,每個人有不同的立場和價值觀是常態,老師當然可以有老師立場,但作為老師,需要教導學生多元思考問題:「現在有些老師整日宣揚自己的立場,搞到學生誤以為這個立場就是真理,是對的,這些老師就質素不好。等於如果有教科書話畀你聽,佔中是符合公義的唯一出路,咁一定是衰一定是錯的,佔中是法律以外爭取民主的其中一種方法而已。」

司徒老師認為很難杜絕這種情況:「難道我們拿着攝像機在課室每日監控每位老師在課堂說甚麼?問題只能交給教育局思考。偏激的老師一定有,但為數不多。」

應付考試學生缺思考空間

通識科變成學生必修必考,進入大學的必經之路。
通識科變成學生必修必考,進入大學的必經之路。

通識科創立時原意是培養學生明辨性思考的能力,但多次被批次成果與預期不符,司徒老師認為最主要是教師太注重應試有關:「所有教師現在都很看重考試,看重考試變了只是教答題目,很多時候只是講概念,講時事議題,然後馬上跳去教怎樣答題目,教育過程非常之短,無討論空間,甚至給(答題)框架學生,告訴他們第一段應該用甚麼字,(吩咐學生)背熟即高分。」

全部時間落在教授答題技巧時,變相真正可以讓學生討論思考問題的時間嚴重不足,明辨思考的原意落空。司徒老師表示,只有真正給空間學生對於一個議題進行辯論思考,才能收明辨思考之效:「(通識科)真正有空間可以討論的時間不足10%,培養(學生)思考的空間冇晒。」

成績不達標老師被「照肺」

通識科改革。
通識科改革。

老師身受多方壓力,不得不以應試為主。司徒老師表示,壓力來源多方面,現在老師通常為合約制,老師為保住飯碗「必然不能教到他想教的」,學校通常會為老師訂立很多需要達成的成績目標。以通識科為例:「如果是Band3學校,精英班(通識科成績)全部都要達至4以上(現時通識科以1至**評級,**是最高分,即;*是;5是;4是;3是;2是合格)最差的班全部都要合格,否則就會畀人照肺。」

除了學校訂立的成績目標外,校長亦決定老師的教學方向。司徒老師解釋:「有些學校的校長強調思想自由,那些學校的通識科自由度空間大,有些學校的校長較為保守,可能某程度上扼殺了(學生)思考和自由討論的空間,為通識科帶來思想和教學的限制。」

司徒老師認為最重要是「老師要有一個自我覺醒的能力,不是教緊書,而是教育」。他解釋,老師需要在眾多外在因素壓力下,給學生討論思考的時間,給學生學習知識之外更多的樂趣和真本領,才是王道。

6739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