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雅加達亞運,電子競技已列為示範項目,香港選手盧子健更在該項目中斬獲首面電競亞運金牌。
到下屆2022杭州亞運,電競更會納入正式比賽項目,香港將再派代表出戰,令人期待。而港府2018年亦加大了對電競產業的支援,包括在財政預算案宣布撥款1億元予數碼港。但香港電競聯賽總會及香港亞運電競選手接受本刊訪問時卻反映,港府除拋出銀彈之外,在電競行業其他方面的幫助仍未到位,本港電競之路可謂「道阻且長」。
文:羅偉健
2018年政府大方撥款一億支持電競項目,總算是有所表示。但是政府的一些法律條文卻仍未跟得上電競這種「新興產業」。例如早前有人在工廈開設電競訓練中心,但開業3個月後就有警察「放蛇」指其為無牌經營,之後創辦人更要留案底,只因機電工程署指其動感座椅(D-Box)要機電署牌。涉事的動感座椅後來搬到銅鑼灣商廈,申請了網吧牌,但照樣被指無牌經營,又被當局指為「遊戲機」,指其沒有遊戲機中心牌照。
政府支援找錯重點
香港電競聯賽總會(HKESLA)會長黃煦曦和副會長呂駿傑也有留意事件,他們表示如果有政府方面的支持,他們固然開心,但既然說要支持,就應該把指引做好,釐清電競的地位及相關法律,以免一些有心發展的人,朝夕擔心是否無牌經營。
為此,黃煦曦早前向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請願,促請政府協助電競業界制訂相關牌照申請指引。黃煦曦說:「我們只想正經做生意,推廣電競活動。」他又表示:「要做好電競,我相信香港人一定做得到!其他城市可以提供的配套,包括各樣能力,香港都有。」
陳子軒及辛昊軒今年17歲,年紀輕輕,已是香港電競亞運選手中,《傳說對決》的代表之一,他們接受訪問時抱怨說:「政府根本不知道我們需要甚麼。」
投身職業訓練待遇差
陳子軒雖然對政府投入支持電競表示高興,但卻對政府的「使錢」方式表示難以理解。
「不明白為甚麼要將錢投放在數碼港。」他覺得數碼港太遠,交通不便,他寧願政府將錢分散投放在其他地方,如旺角、灣仔等,而且「地方大小都是其次,方便比較實際」。
如想在電競賽場上取得好成績,選手「職業化」是繞不開的路,但這方面香港的發展卻非常落後。據陳子軒及辛昊軒透露,香港電競選手如想轉職業,通常都會去台灣,但台灣的訓練環境亦不見得優越,職業選手一隊人同住在一間宿舍內,每日訓練12小時,月薪只得8,000到10,000港幣左右。訓練強度大、但薪酬偏低,對香港電競選手來說吸引力極為有限。
香港需要一個聯賽
他們認為,唯一的解決辦法是香港發展自己的聯賽,選手縱使不是全職,一星期只有星期六、日打比賽,其他時間就可以上班,生活和比賽兩方面都能兼顧。另外,如果聯賽規模愈搞愈大,吸引到足夠商業贊助,選手的薪金、獎金有所提升,這樣的話一定有年輕人願意全身投入 ,香港選手才有機會在全職業化的路上奮進。另外,由於電競選手通常都比較年輕,很多都是在求學時期就已經被人發掘,如果沒有本地聯賽,香港選手就要像他們一樣經常飛到外地參加比賽,會對學業帶來影響。
辛昊軒認為,選手除了需要合理薪水外,良好的訓練環境亦相當重要,最簡單的就是要有適當的練習場地和住宿。他以台灣為例,5名選手住在一起,訓練團結性和合作精神,可以令他們打出更好成績。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不太大的地方,可以讓他們比賽之餘聚在一起交流。甚至如果有所謂的選手村,可以贊助住宿及伙食費已經好足夠。
無正式名額出席國際賽
另外,最困擾香港選手的,就是國際賽事參賽名額問題。陳子軒說:「香港連一個正正式式的名額都無,你看世界賽,台灣必定有一兩個名額給他們出隊去打,但香港就一個都無。原因很簡單,因為香港沒有一個聯賽去決定名額,決定應該派誰出去比賽。」香港屬於台港澳賽區,因此香港選手都要飛去台灣打聯賽,才可爭取到參加國際賽事的資格。
最後,就是選手退役後的出路問題。電競選手和其他運動員一樣,都是「食青春飯」,到了30歲基本已「超齡」。這是很多有志於投入電競的年輕人所面對的共同問題:「到時點算?再去其他行業已經很難,難道跟人說我之前的專長就是打電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