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軟對抗讓香港內耗退步 文:朱家健

剛履新的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接受訪問時稱,警方留意到個別店舖在單據上印上有具暗示性甚至明示字眼,周處長形容這些行為屬「不軌企圖」,是散播「軟對抗」言論。這些煽動「軟對抗」的暗示,又未必明刀明鎗,如果有人追究,肇事者可以辯稱接收到信息者太過主觀、太過敏感,以為可以蒙混過關。

筆者也曾親身遇見不同的軟對抗,有「黃店」把「暗語」標示在餐廳的各處,又或把象徵黑暴的黑暴吉祥物「佩佩蛙」和「連豬」放在店舖當眼處;每逢節日前,「黃店」食肆更會在社交媒體強調立場,標榜「與眾不同」,物色水魚,意圖售出盆菜、年糕、糭、月餅等應節食品。另外,個別企業也有多名女員工日常均以「暗語」「單單打打」,諷刺國家領導人和權威機關等,傳遞負能量,分化企業管治和諧,打擊工作效率,更可恥的是,這些人也因工作會到內地出差。

其實,與其繼續留港進行沒有意義的政治「軟對抗」,這些滋事者大可以離開香港,不應再傳播負面信息。首先,帶有政治「軟對抗」的單據本身可以被視為煽動的宣傳品,已涉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等刑事罪行,將承擔法律責任;其次,持續進行政治「軟對抗」本身也讓「黃店」未能集中業務發展和應對行業轉變,不進則退;另外,這類政治「軟對抗」信息本身也會嚇退新客戶和原有顧客,在經濟未明朗的環境下讓生意雪上加霜;再者,政治「軟對抗」行為持續,將延續禍害年輕人,分化社會。

政治「軟對抗」是小圈子的自我安慰,標籤「族群」,已和香港主流社會脫節,更會為社會增加戾氣。政治「軟對抗」讓滋事者和狐朋狗黨作出自我標籤和認同,只陶醉活在自己封閉的世界裡,是社會的計時炸彈。試想想,「黃店」食店可能以單據提醒同路人「撐住」,似是精神食糧,實質上,一杯咖啡可能更實際,更能讓食客「撐住」。主張「軟對抗」者,應該重新投入社會,以生活為本,不要再糾纏在其虛構且不存在的幻想中,更不要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

香港現正朝向較好的方向持續進發,政治「軟對抗」只會讓香港內耗退步,是在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香港市民對政治「軟對抗」不敢苟同,「軟對抗」發起者本身也是在拖慢自身的步伐,損人不利己,所有政治「軟對抗」應被叫停,任何民間的「軟對抗」行為應該被舉報,否則香港只會陷入理念分裂,各方難以團結合作,法治秩序只會淪為空談。若果政治「軟對抗」對其他市民構成威脅或不安,同樣可被送官究治,不要自以為游走灰色法律空間便可胡作非為。

文: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副秘書長、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