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境稅的雙重標準 文:劉信

上周藉反對派對江旻憓的形象反轉,甚至多個黃營的意見領袖因曾出文讚揚江而被聲討,帶出在香港由治入興的背後,「軟對抗」等反對勢力仍然存在,以至在反對派當中存在嚴重的身份認同問題,特別是當代表香港帶來成功的代表並非「自己人」時的衝突與矛盾。

在反對派支持者中反抗意識仍然根深柢固,另一例則是最近當媒體不停宣傳特區政府正為新一份施政報告做準備,廣開言路的同時。筆者在網上見到反對派群組又有人提出政府想若希望增加收入,應該要考慮開徵陸路離境稅。

筆者一再重申,離境稅對香港而言非常不合理。香港屬於外向型經濟,作為內地的經濟門戶,經濟發展非常依賴貨物及人員流動。開徵離境稅對貨物及人員流動,簡單的價格上升必然會令需求下降,即使成功為香港政府開徵新收入,但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是大家都始料不及的。

再退一萬步,提倡開徵離境稅的人,他們試圖開徵多少的離境稅呢?假設每次離境需要支付10元稅項,對實際香港政府收於可以帶來多少,相信諸君都有數得計。假若支付100元的離境稅,又隨時成為阻撓香港市民與內地及境外流動的原因,甚至一如上文所講,對實體經濟有負面影響。

在反對派支持者角度而言,要開徵的離境稅更過份,屢屢有人提倡要求實施陸路離境稅。香港陸路離境只能通往內地,只開徵陸路離境稅意味只對進出內地的人徵收稅項,而不對經空路或海路離開的市民徵收稅項。這種開徵關稅邏輯,既隱含著對疫情後重新掀起北上消費浪潮的不滿,同時是抗拒中港融合,香港與大灣區持續交流的一種表態。

這一種雙重標準,與反對派支持者因政治立場持續騷擾還是運動員的江旻憓,但又為因政治原因被指控的伍家朗發聲一致。反對派支持者只支持陸路離境稅,只因他們想著每年到日本泰國等地旅行,自己就不用交離境稅,只有北上進出的人才需要交稅。反對派支持者的雙重標準,實在令人難以言喻,當建制派及反駁隊行動時,又要說言論自由被壓迫,但當遇上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又指批評別人是自己的言論自由,這份雙重標準可謂屢見不鮮。

不單是陸路離境稅,離境稅本來在香港就不可行,即使開徵離境稅,為香港實際帶來的財政收入也不會多。與其一直尋找可以增加的稅項,不如趁著香港處於經濟轉型之際,尋找新機會發展新業務,透過新行業興起而增加政府收入。

文:劉信

媒體工作者,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