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關」是政制追不上科技嗎? 文:陳凱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團隊,成功分離及培養出Omicron變異病毒株。(中新社)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團隊,成功分離及培養出Omicron變異病毒株。(中新社)

由於新冠變種病毒「奧米克戎」(Omicron)的出現,多國因而又再收緊檢疫政策和入境限制,連香港能否跟內地恢復免隔離通關,都帶來了不確定因素。特首林鄭月娥日前便表示,若本地疫情不幸反彈,「通關」的盼望恐怕變成鏡花水月。為此,敝社社員吳桐山撰寫了《政治制度跟不上技術進步——Omicron恐慌思考》一文,閱後讓人如骾在喉,實在不吐不快。

首先,吳兄以實施「封關」和入境限制的國家,都有小規模本地爆發,作為質疑「封關」成效的依據,這是把完全做到滴水不漏,才能視為「有效」。可是一個有基本社會經驗的人,都會知道任何政策和措施,即使設計得再嚴密,最終都要由人來執行,由人執行便有可能出現人為失誤,例如:南京之前引發的疫情,便是機場沒有依照指示,海外線和本地線航班的清潔工作,由同一班員工負責,因而造成感染。

與此同時,此次新冠疫情的最特別之處,在於潛伏期可以特別長,檢測亦可能出現假陰性,造成前線工作人員即使緊跟防疫指示,沒有人為失誤,也有機會出現隱形病患隔離時未被察覺,檢測過後再把病毒帶入社區的情況。之前莆田疫情的源頭個案,便是從新加坡回國完成了21天隔離,之後再過幾天才被確診。

問題是:難道現行政策難以做到天衣無縫,便可證明現行的「外防輸入」措施無效乎?須知道,有效還是無效是一個比較概念,所以我們審視一項抗疫政策,應以其政策是否能夠做到局限條件下的最大化 (constraint maximization),同時審視其他採取較寬鬆的政策。如此一來,我們只需檢視新加坡在選擇「與病毒共存」之前,跟選擇躺平之後的確診數字,便可知道哪個防疫政策更為「有效」了。

說到這裏,主張仿效所謂「與病毒共存」的人,必定會說新加坡的確診數字雖然急升,但在疫苗覆蓋率超過8成5的情況下,重病率和死亡率並沒急升,公共醫療系統並沒因此而崩潰,但是他們不會告訴你,新加坡未躺平前,感染新冠的死亡人數只是單位數,現在累計的死亡人數已是771人,每周平均死亡人數是7人。

中國是新加坡人口的246倍,即是中國如採取新加坡的躺平政策,而死亡率又跟新加坡一樣,每周便會至少因新冠感染而死1,725人,而這組是根據現在停止「封關」的估算數字,如果中國一直不採取「封關」措施,死亡人數還有機會跟美國一樣多的呢?如此一作比較,我們還會質疑「封關」的成效乎?

除此之外,吳兄認為現在科技辨識病毒變種能力變強,但各國對於變種病毒的應對策略,是政治制度跟不上技術進步,這一說法實屬大謬。其實各國在病毒出現變種之後,之所以都是以收緊入境措施作為應對,不是政治制度跟不上技術進步,而是人類雖在發現病毒變種的技術上有了進步,但是沒有準確辨識入境者是否受到感染的技術。

假如我們有一種科技,能夠像機場設置的金屬探測安檢門一樣,任何人一經過安檢門,便能準確檢測出對方有否受到新冠或其他病毒感染,而準確度達到99.9%的話,相信世上沒有一個國家,會傻到再找入境旅客去隔離。換言之,各國遇上病毒變種,便會收緊入境政策,是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更有效的科技,防止變種病毒的感染者入境,只能採取現行科技水平下的最有效手段矣。

文:陳凱文

學研社成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