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高峰論壇2024」於昨日在會展中心舉行,這項盛事共邀得全球50多間大學校長和教育領袖,與本港高等教育界人士共同探討多個重大議題。高峰論壇2024籌委會主席梁美芬開場時用人工智能以八種語言包括中、英、美、法、阿拉伯語甚至一些南美語言向大家問好。
筆者有幸獲立法議員梁美芬邀請出席此項盛事,由於出席講者(校長和知名學者)大部分用英語發言,我查看今早本港各大媒體,都沒有以較大篇幅報道此盛事內容,只是對特首李家超,中聯辦主鄭雁雄,和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吳岩談話予以詳述,其實最精彩發言內容是各大學校長和領導人,包括港大校長張翔、哈佛大學及新加坡等學者,他們都以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趨勢及預見問題,發表精闢意見和獨特見解。
論壇圍繞九個議題作出探討,涉及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的知識全球化、道德倫理、法律、數據科學、生物醫療及綠色經濟,以及人口結構與未來教育變革、大學管理創新,及如何在快速變化的世界秩序中,為年輕一代創造價值等重大議題。
出席的校長和學者們均擔心,人工智能(AI)的高速發展,未來機器人不僅是人類在生產及各領域最佳助手,但亦可能是最大對手和挑戰者。各人亦關注,各國在有關AI法律,道德規範等尚未追得上,這亦是最令他們擔心之事。
鄭雁雄致辭時則指出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提升青年學生的格局視野、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十分重要,「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機構首先必須回答的根本問題。他認為特區政府在中央的支持下堅守大學安全穩定的底線,堅定不移維護大學自主和學術自由,支持大學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推動香港各大學實現快速發展,是值得稱讚。
教育部副部長吳岩視象致辭時表示,期望各參與者在論壇分享在人工智能、大學治理、知識全球化等領域的真知灼見,共同探索中外高等教育交流和科研合作的新模式、新形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增進各國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貢獻。他提出三點倡議,一是更高質量推動教育科技人才合作,二是更大規模推動數字教育合作,三是更深層次開展中外青少年學生交流。他說,下一步教育部願意支持中國高校與世界各國高校,建立更緊密的務實合作關係。
特首李家超則介紹,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一,區內人口超過8,6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9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第九或第十大經濟體。目前本港已有四所大學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校園,而《泰晤士報》報道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香港的四所大學在全球 1,900 多所大學中躋身最「國際化」大學前十名。此外,現時香港吸引了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學生,高等院校有超過一半的學術人員來自香港境外地區,香港正在這個堅實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可以預見將來全球都是人工智能AI化,當今世界已是「森林定律」弱肉强食,試想美國及歐洲及中國日韓等國家,自小學開始已是人手一部微型手提電腦,而非洲很多國家仍在掙扎求存,先要解決温飽問題,何來有餘錢購買電腦,這是否更將强國和弱國之間教育和國家實力差距拉大。
「知識全球化」和「人工智能化」雖是大趨勢,但何時才能將强國和弱國間差距縮窄,令全球人類都可共享資源和持續發展,近期看來只是一個理想和願望。
而梁美芬有魄力和有能力策劃成功舉辦此項盛事,令全球高等院校瞩目,有助提升本港各大學的聲譽,打造「留學香港」品牌,亦令外國知道中國在高等教育的動向,真是功德無量。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