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kinliu.hk/wp-content/uploads/2025/02/n.kinliu.hk-liu-jiancheng-0210-website-thumbnail-768x664.jpg)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高樓大廈林立,然而許多樓宇已經步入老齡化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樓宇結構老化、安全隱患增加,對市民的居住安全構成威脅。針對這一問題,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於去年自資推出了「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旨在資助大廈進行日常保養和維修。
![](https://n.kinliu.hk/wp-content/uploads/2025/02/n.kinliu.hk-47-768x512.jpg)
香港的城市發展歷史悠久,許多樓宇的樓齡已超過30年,甚至接近60年。這些老舊建築在結構、設備和設施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問題。
外牆剝落、混凝土龜裂、鋼筋腐蝕等問題不斷出現,嚴重影響樓宇的結構安全;電力系統老化、消防設備失效、電梯故障頻發,給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和安全隱患;而許多業主因經濟壓力,無法承擔高昂的維修費用,導致問題堆積難以解決。
面對樓宇老化的嚴峻形勢,市建局積極採取行動於2022年4月自資推出「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旨在資助大廈法團委聘認可人士編製「樓宇保養手冊」,進行日常保養及維修;透過資助和技術支持,提升業主參與維修的積極性,從被動應對轉變為主動預防。
自計劃推出以來,反應熱烈共收到8宗申請,涉及超過6000個住宅單位,申請的樓宇從單幢樓到大型屋苑,樓齡從30多年到近60年不等,包括港島的中西區、南區、東區,以及九龍城和屯門等地區。
為進一步支持計劃的推行,市建局亦推出了全港首份樓宇保養手冊指引及範本涵蓋《建築物條例》及《消防條例》等法例要求,確保維修符合法規,參考保養得宜的大型屋苑復修成功經驗,提供實務指導,供業主、法團和物業管理公司自行委聘的認可人士、註冊檢驗人員或結構工程師參考和使用。
筆者支持該計劃鑑於能定期的維修保養能及早發現並解決問題,避免因小問題演變成大危機;保障居民生命財產,降低因樓宇結構問題引發的意外風險,讓居民安心居住。通過資助,業主不需獨自承擔全部維修費用,減輕經濟負擔。
維修後樓宇狀況改善,物業價值提升,有利於日後的買賣和出租;定期保養能延長樓宇的使用年限,並保留具有歷史價值和特色的建築,豐富城市的文化底蘊。
筆者建議政府應考慮為計劃提供更多資金支持,確保資源充足;對參與維修的業主提供稅務減免或補貼,鼓勵更多人參與。
考慮在法律上規定樓宇必須定期進行檢查和維修,強制落實;對於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樓宇,採取必要的執法行動,保障公眾安全。
建議與建築師學會、工程師學會等專業組織合作,提升計劃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並動員社區力量,促進居民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共同維護居住環境。
市建局的「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無疑為解決香港樓宇老化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透過資助和技術支援,鼓勵業主主動參與樓宇維修,不僅提升了樓宇的安全性,還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然而,要達成全面改善,仍需政府、業主、專業團體和社區的共同努力。政府應考慮加大資源投入,完善法規,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業主和居民需要提高意識,主動參與;專業團體可以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社區則可促進協作,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只有多方攜手,我們才能夠夯實樓宇基礎,保障市民的居住安全,為香港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讓我們共同支持市建局的「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為建設一個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香港而努力!
![](https://n.kinliu.hk/wp-content/uploads/2025/02/n.kinliu.hk-liu-jiancheng-2-768x1131.jpg)
文:劉建誠
香港策劃工程師學會副會長
深水埗中南分區委員會委員
![](https://n.kinliu.hk/wp-content/uploads/2025/02/n.kinliu.hk-logo-3-768x769.jpg)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