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健康」 文:郭忠平、丁煌

「運動促進健康」,這是個硬道理。因此香港特區需思考如何更積極地努力在本地中老年人與青少年群體中培養健康的體育文化,堆廣全民運動。這事如能作好,可確保市民進一步了解體育對健康的長遠好處。有大量數據顯示,運動能大大改善60歲及以上人士的心肺健康、身體機能、心理健康與減脂功效(註1)。但是很遺憾,許多居於本港的長者仍然對運動促進健康的好處認知甚少。

定期參加體育活動和運動能捉進青少年的記憶力、抑鬱程度降低、使肌肉與骨骼會變得更強壯,同時能改善人體血壓調節。但是,由於本港學生的學習態度大多只「求分數」,長期在室內「操pass paper」與「上雞精班」。這此填鴨式、以考試為中心的學習文化使學生們完全忽略了運動的重要性。

更糟糕的是,許多本港青少年沉迷手機遊戲與社交媒體。有見青少年沉迷網絡忽略健身強體,Netflix製作了紀錄片《智能社會: 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註2)研究社交媒體演算法如何影響行為之後,深度討論了以利潤為導向的科技公司如何影響青少年的成長,又如何導至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病率。同樣,「香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過90%的本港中小學生日常鍛煉不足一個小時,這個少運動的現象已向全社會敲響了警鐘(註3)。

再來,「香港中文大學」(「HKCU」)在23年11月發佈了一份報告中強調,本港兒童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份報告在本港引起了一場強烈的討論。同時,越來越多的本地家長也知道,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普遍性問題增強了將義務體育教育納入課程的緊迫性。大家注意,運動是一種通過釋放內啡肽(大自然的「快樂藥丸」Happy Pills)來減輕學習壓力與改善情緒,運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讓青少年更加專心學業。

「香港明愛」呼籲學校針對上述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多心理健康上的支援。適當的運動鍛煉是解決問題的方案之一。「密蘇里大學」的專家在相關的研究中也發現,相對高強度的運動是減輕壓力與焦慮的最佳方法之一(註4)。根據「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政府將把體育列入2026-27學年中學分配評估科目表中(註5)。

據報導,絕大多數老年人長期保持坐著的姿勢,他們是人口中最缺乏運動的一個群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老年人每周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體育活動,或者是根據身體健康情況作適量的身體活動(註6)。

久坐不走動的生活方式與認知障礙症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HKCU」醫學院於2023年公布的長者精神健康調查,發現五分之一居於社區的長者患有輕度認知障礙,7.4%屬認知障礙症。(註7)。因此,如何支援患有認知障礙症的老年人需要得到全社會的共同關注。「長者地區中心」對這個問題作出了不懈努力,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安排許多活動與服務,幫助他們改善身體機能。

專家還發現,運動可以提高記憶力並減緩智力衰退。位於英國的「阿滋海默症協會」建議大家定期参加體育鍛煉,這是降低患認知障礙症風險的最佳方法之一(註8)。

現在全球各地紛紛為老年人量身定製健康運動計劃。大家注意,促進健康活動與體育運動也可以預防抑鬱症,本港的「空巢老人」患抑鬱症的情況有嚴重化的趨勢,近年來許多港人選擇離港,老人在子女移居後,一般數年內將逐漸喪失保持情緒穩定能力。如前所述,運動是減輕壓力與改善情緒的好方法。所有老年人要在健康允許下多做運動,各各社區也要鼓勵與社會隔絕的老年人參加團體活動。根據一項研究,社交孤立的老年人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比踴躍參加社區活動老年人高27%(註9)。

(XHDW)(体育)(9)击剑——中国香港击剑队备战东京奥运会
(XHDW)(体育)(9)击剑——中国香港击剑队备战东京奥运会

最後,香港特區一直重視精英運動員的培養,運動建兒也在國際體育賽事奪得獎牌。大家一起努力,也可以為長者與青少年群體締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運動生活環境。如上所述,香港特區應採取更有效的措施,大刀鼓勵老年人與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與此同時,內地也面臨著嚴重的人口心理健康問題。據《2022年國民抑鬱症藍皮書》顯示,我國的抑鬱症患者人數接近1億,病患者中有一半是在校學生,也有很多老年人患有抑鬱症與焦慮症的情況。一個不爭的事實,久坐不走動的生活方式對我國青少年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

註 1: Juliana Oliveira et.al.《Effect of sport on health in people aged 60 years and older: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Vol. 57, Issue 4, 2023 at pp 230-236

註 2: YouTube 《Netflix’s The Social Dilemma: Filmmaker and Tech Experts in Conversation with Katie Couric》available at: https://m.youtube.com/watch?v=yGi2YKZZNFg

註 3:Editorial 《Lack of exercise is harming children in Hong Kong》SCMP 20.01.2025 available at: https://amp.scmp.com/opinion/comment/article/3295399/lack-exercise-harming-children-hong-kong

註 4: Emma Van Hinsbergh (ed.)《The Age Well Plan》London: Arcturus, 2023 at p 87

註 5: 同前,註 3

註6: Brad J. Skinner, et.al.《Reasons why older adults play sport》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2020) at 9: 530-541 available at: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Brad-Stenner/publication/337587238_Reasons_why_older_adults_play_sport_A_systematic_review/links/5f3f2bce458515b729374874/Reasons-why-older-adults-play-sport-A-systematic-review.pdf?origin=publication_detail&_tp=eyJjb250ZXh0Ijp7ImZpcnN0UGFnZSI6InB1YmxpY2F0aW9uIiwicGFnZSI6InB1YmxpY2F0aW9uRG93bmxvYWQiLCJwcmV2aW91c1BhZ2UiOiJwdWJsaWNhdGlvbiJ9fQ

註 7: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認知障礙症》香港特區政府 08.02.2025 詳見: https://www.elderly.gov.hk/tc_chi/health_information/dementia/dementia.html

註 8: Jackie Pool《From Dementia to Dementia》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2022 at p 79

註 9: Anthea Rowan 《How loneliness speeds ageing and raises dementia risk, and tips to prevent it》 SCMP 03.02.2025 available at: https://amp.scmp.com/lifestyle/health-wellness/article/3297159/how-loneliness-speeds-ageing-and-raises-dementia-risk-and-tips-prevent-it

文:郭忠平

牛津體育發展公司創辦人
「中國夢智庫」體育運動推廣事務總監
全港各區工商聯青年企業家聯合會-會董
香港新蒲崗(黃大仙)工商業聯會-會董

文:丁煌

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香港島東區區議員(委任),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理事
經民聯港島東支部主席,「中國夢智庫」主席
香港法務會計學會義務法律顧問
香港薈萃協會法律顧問,城市智庫成員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