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會見論壇理事和機構理事企業代表時指出,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增長失速、發展失衡、治理失序等問題突出。同日,丁副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共迎全球挑戰 共建亞洲家園》,他先指出,2025年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10周年,丁副總理也重溫習近平主席在過去10年曾出訪亞洲國家、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重大場合,並進一步闡述亞洲安全觀、亞洲價值觀、亞洲現代化等理念主張,不斷賦予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新的時代內涵,為推進亞洲合作、共促亞洲發展提出了中國方案。
在主旨演講中,丁副總理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在增進信任中加強團結合作;二是開放融通中推動經濟全球化;三是在互利共贏中促進繁榮發展;四是在和平共處中守護安寧穩定。的確,在過去10年期間,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已找到了共同方向,這包括《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亞洲多個國家在經濟、基建、通訊、金融走得越來越緊密,與此同時,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中巴經濟走廊等共建「一帶一路」標誌性項目紛紛落地,讓沿路城市富裕起來,惠及多地民眾。

另外,丁副總理也在主旬演講中,就中國發展談了三點看法:第一、中國經濟運行保持穩定,回升向好態勢更加鞏固;第二,中國經濟向「新」而行,創新發展動能更加強勁;第三,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營商環境更加優化。中國具備信心實現發展目標,必將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筆者認為,香港特區應藉著自身的優勢和經驗,並獲得國家的信任和關顧,可以與國家隊併船出海,走出更多的第一步,不宜只停留在大排筳席的「交流」和做白日夢的層面,要真正與境外資金和技術交往,吸引國外優秀人材,除了聯繫更要提供增值服務,讓香港確立更清晰的定位。香港在全國城市的南端,擁有國際航點,與亞洲各時區的飛行距離也在十小時內,而香港的大型球賽、博物館專題展覽、巡迴展覽和演唱會等,也吸引來看各地的旅客,讓香港繼續成為亞洲區內最受歡迎的城市之一。此外,世界一百強大學排名內,香港就佔五所,其中香港的高等學府的國際化程度較高,有力為海外學生提供接觸中國文化的校園平台。
在國際經濟新變局,亞洲將成為最備受觸目的世界舞台,亞洲人將持續迎來屬於我們的光輝時刻,演好亞洲未來的角色,讓亞洲自豪,尤其亞洲將成為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交匯區,開拓新時代,並有潛力成為新興產業的領導者。
文: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副秘書長、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