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幸福感告急:抑鬱焦慮比例驚人 文:劉建誠

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問題在現今社會日益受到關注。根據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於去年11月至今年4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香港中學生的幸福感平均分僅為2.63分(滿分為5分),約兩成受訪學生出現中度至非常嚴重的抑鬱或焦慮徵狀。這些數據引發了社會對中學生精神健康的廣泛關注。

調查顯示,香港中學生的幸福感水平普遍偏低,平均分僅為2.63分。這意味著大多數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快樂和滿足感不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女生的整體精神健康狀況明顯較差,這可能與她們面臨的社會壓力和自我期望有關。

調查中發現,超過一半的受訪學生經常會狠批及責備自己。這種自我批評的行為與情緒困擾有直接關聯,學生越常自我批評,越容易受到情緒困擾,連帶幸福感亦會越低。具體案例顯示,一些學生因為學業壓力或外貌體型問題而對自己產生負面評價,進而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表現。

目前,香港教育局已推出「校園‧好精神」計劃,旨在提升學生的精神健康水平。此外,當局還實施了三層應急機制,用於識別高自殺風險的學生。然而,專家建議這些機制應該恆常化,以便更有效地幫助有需要的學生。

團體建議,學生可以通過訂立可行目標及有效的行動計劃,著重成長而非結果,這將有助於減少自我批評及情緒困擾。此外,學校在處理長期缺課的個案時,應因應學生的情況制定合適策略,例如容許學生有自修時間或安排老師單獨指導課業。

家庭在支持學生精神健康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家長應該多關心和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勵。同時,社會各界也應該共同關注中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香港中學生的幸福感及精神健康狀況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筆者認為通過政策的改進、學校的支持以及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可以為中學生創造一個更健康、更快樂的成長環境。未來,我們期望能看到更多的改進措施和支持系統,幫助中學生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和精神健康水平。

文:劉建誠

中國高級心理諮詢師
「中國夢智庫」精神健康事務總監

《中國夢智庫》是一間扎根特區的非牟利團體;與心存熱誠的資深義工、專家與職業專業人士們合作,攜手「說好中國故事」。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