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垃圾徵費早前宣布延期,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2日表示,當局未來會考慮把垃圾徵費,費用計算方式由「每戶按量」改為「每幢大廈按量」,由住戶攤分費用。他解釋,世界各地似乎未有採用每戶按量收費模式,如台北便是每幢大廈收費,以避免清潔工分辨住戶有無使用指定袋垃圾的麻煩,亦不用責上相關法律責任。再推垃圾徵費是遲早的事情,但這一次沒有成功原因何在呢?謝展寰認為是收費模式的問題,而我卻認為是背後驅動力的問題。
大家有沒有發現,香港過去成功推行的環保政策,背後都有某一方是得益的。最典型的例如膠袋收費,不論是一個膠袋是收5毫子還是收1元,對商戶而言,都是有「著數」無損失。最起碼商戶因為膠袋收費可以節省買膠袋的成本,而只要大家都統一執行,顧客不會因為你膠袋收費而減少購物。
有一個細節大家可能不知道,香港的膠袋收費採用「由商戶保留」的模式,容許零售商自行保留及處理膠袋收費,無須交付政府。當然,環保署補充一句:我們鼓勵零售商捐出所得的膠袋收費,以支持合適的環保工作。如此一來,你政府要增加膠袋收費,商戶不可能反對,無端端可以多收點錢,何樂而不為呢?
同樣的,「走塑」也是同樣道理。政府的政策是要求相關的商戶不主動、不免費提供塑膠產品,例如不免費提供飲用樽裝水、不主動提供飲管。這些措施並不會增加商戶的操作困難,或多或少直接減少商戶的營商成本。既然不提供你都要幫襯,我當然不提供。如果只有我一個人不提供,恐怕會流失生意,但現在是政府下令所有人都不提供,我何懼之有?
但是垃圾徵費,無論是你按照指定袋來收錢,還是整幢大廈分攤,想來想去,對誰都沒有好處。對居民、清潔公司、物管公司、商戶,反正誰都沒有「著數」。因此表面上垃圾徵費和「走塑」都是環保政策,但背後的「著數」邏輯根本不同,這才是成功與否的主因。
解決問題之道,在於完善廢物回收市場,令回收行業深入每一處,到時候無需宣傳、無需徵費,都可以環保重用,市場自然會去推動。大家有沒有發現,商場的那些零售商戶,每天產生大量紙箱,他們根本無需想辦法將這些紙箱丟棄,只要將紙箱丟在門口,很快就有「阿姐」將之拉走拿去賣。因為零售商產生的紙箱多,有利可圖,自然會有人將之清走。同樣地,我當年在深圳搬屋,有很多不用的傢私電器,我只要到樓下找收破爛的人上來,他就會將這些東西拉走,更重要的是,他還會反過來給我錢。放諸在香港,肯定是我要給錢別人才能清走這些垃圾,但在內地是可以有錢收。
為什麼?因為香港的這些廢物,無論是紙箱還是爛銅爛鐵,其實最終都是流向內地回收循環,因此香港的終端回收價,比內地低很多。因此同樣的回收在內地有錢賺,在香港卻要虧錢。畢竟香港到內地多了不少中間環節,層層賺錢。
如何解決?要想辦法降低可回收廢物從香港流通到內地的成本,與內地商討直接端到端回收,減少中間商賺差價。或者政府提供一定的補貼,降低香港本地的環保回收成本。至於採用何種辦法,就要看政府的辦事能力了。在此我不展開討論,但我認為這才是問題癥結。
文:吳桐山
時事評論員、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