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打擊違例有其必要 強化執法切忌吹毛求疵 文:文武

警方表示,為減少胡亂停車和不負責任駕駛行為,減少交通意外及保持道路暢順,將利用現有的交通及道路監察閉路電視,在港島區4個黑點試行交通錄影執法。與此同時,政府亦正計劃將違泊「牛肉乾」罰款由320元加至400元,加強處罰力度。

政府加強執法和處罰,維護交通安全及道路暢通,無可厚非,但執行過程中適宜注重方式、方法,要讓駕駛者心悅誠服,切忌吹毛求疵,小過重罰,讓好的政策產生負面的社會效果。

香港涉及交通安全的違例情況比較普遍及嚴重,據警方統計,今年首季共發生21宗致命車禍,造成23人死亡,比去年同期上升4成,主要涉及超速、危險駕駛等問題。一部分交通黑點,經常出現因違例泊車、違反交通規則,或危險過馬路等問題,導致交通事故,造成道路阻塞,對市民安全和交通暢順造成影響。根據政府的統計數據,去年共有19.3萬因超速駕駛而發出的告票,不遵守交通燈號的處罰有4.3萬例,違例泊車則有254.3萬例。

維護道路安全及交通暢通是警方的職責所在,針對這類違例違規的問題,尤其是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及交通堵塞問題的交通黑點,警方有必要加強執法,打擊違法違規的行為。警方利用現有運輸署「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以及其他由運輸署安裝、負責監察道路交通情況的閉路電視系統,以視像執法的方式,加強打擊違例泊車等問題,是善用科技執法,提高執法效率的表現,值得肯定。

不過,在落實執法的過程中,則須注重方式和方法。維護交通安全和道路暢通,一方面要靠警方執法,另一方面更須靠駕駛者和行人自覺遵守道路安全和交通規則,在落實上述強化執法措施之前,政府部門應加強社會宣傳、教育,讓絕大多數市民都能更清晰地了解交通規則,尤其須糾正一些長期存在的誤解,在落實執法初期,也宜以教育為主,讓使用道路的駕駛者及市民,能夠逐步適應新的措施。

警方利用科技,採用視像執法,打擊違泊、違規行為,警員從控制台發現車輛違例便會寄告票罰款,將能大幅度提高執法效率,但在執法過程中,也須兼顧情、理、法,對於輕微違規行為及初犯者,應以教育為主,切忌執法過嚴、過濫,更應避免吹毛求疵,小過重罰,引起爭議和不滿,導致負面效果。

政府提高交通違例的定額罰款,擬將違泊「牛肉乾」由320元加至400元,將超速駕駛的罰款增加5成,加強打擊違例行為。但在推動落實這些措施時,也須加強社會解說,讓市民大眾理解,推行這些措施,主要目的在於保障交通安全,解決嚴重交通擠塞的問題,而非期望以提高罰款作為增加財政收入,解決政府面對的財政赤字,避免給人予政府加重處罰「搶錢」的觀感,以爭取得到大多數市的的認同和支持。

文:文 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