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期間天氣轉冷,讓人想起北京的冬季奧運會將要在農曆初四(2月4日)舉行。這場國際體育盛事卻因疫情嚴重且因冬季運動在香港不甚流行,並未如夏季奧運一般,在香港營造出強烈的盛事氣氛。但筆者卻看到,這場體壇盛事可以給香港帶來三大機遇,關鍵在於香港如何把握及轉化。
香港雖在國際上算不上體育強隊,但在籌辦及營運大型活動方面,卻可謂頗有經驗。不但商業展覽蜚聲國際,渣打馬拉松、國際七人欖球賽等也是成功的國際性體育賽事,氣氛票房俱佳,過往也有協辦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馬術比賽的經驗,也深受國際肯定。
本次冬季奧運會,香港的體育營運人才若能參與其中,不僅可貢獻一分力,也可從中學習籌辦國際大型活動的不同經驗,未來可結合香港本地實際情況,舉辦更多具吸引力的國際體育賽事。
此外,香港體育界可趁機推廣冬季體育項目,讓更多市民可以體驗冰上運動之樂趣。或者有人會懷疑,香港天氣炎熱,終年不見冰雪,又怎會對冰上運動有興趣?但我們看到疫情前的冬天,港人蜂擁前往歐美日韓的滑雪場,我們當知道,港人對冰上運動的接受程度並不太低。
可惜,就算有興趣嘗試冰上運動,甚至往職業運動員方向的「體育苗子」,也會因為本港客觀訓練條件不足而受侷限。若特區政府可趁冬季奧運會的黃金機遇,大力推廣冰上運動,未來更可參考擊劍、單車、乒乓球等項目的成功經驗,積極與國家隊配合,利用內地優秀的教練資源與場地資源,可以快速提升香港冰上運動的整體水平。
其三,在追求「由治及興,良政善治」的當下,透過推廣國家主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正是讓香港社會了解國情,培養國民自豪感的黃金機遇。特別是青少年,讓他們了解這次冬奧會的體育元素、科技元素、社會元素、文化元素等等,親眼目睹一個與想像中不一樣的中國。這種親眼目睹的力量最能改變一個人的感受,相信成功的冬奧運定能提升香港青年的愛國情懷與國民身分認同感。
特區政府在未來的政府新架構中,將體育文化獨立成一個決策局,說明體育在未來香港發展中扮演一個關鍵角色。既是如此,特區政府更不能錯過四年一度的冬季奧運會,雖然此刻疫情困香江,大多數市民無法親臨北京現場去感受這場體壇盛事,但透過電視直播與其他推廣活動的策劃,再配合互聯網科技,可以讓大多數市民足不出戶也能參加冬奧運的活動。
而且用有趣的冬季奧運吸引市民的注意力,也有助分散因為疫情轉趨嚴重所帶來的社會焦慮感,豈非一舉兩得?
文:楊莉珊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