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顧問與留學仲介 文:鄧家豪

大學加學費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全日制學士課程學費將於未來調升,由42,100元分三年(每年平均約5.5%)調升至49,500元(27/28年度),副學位學費則由15,040元上升至17,800元(27/28年度)。自97/98年度以來,資助學位學費上調,相對通脹率和成本,加幅溫和。長遠而言,當局又應如何保障本地學位成本的「回收率」以至應付整體支出?

升學顧問及留學仲介非常重要

特區政府面臨財政赤字,量入為出,方能維持財政穩健。解鈴還須繫鈴人,對抗高成本,發展開源乃不二法門。要本地學生繼續享優惠學費,提升大學財政實力也是關鍵。錄取更多非本地生,不僅增加大學收入,也能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國際地位及競爭力。要實現以上目標,特區政府和大學四出宣傳固然重要,然而,升學顧問、留學仲介和培訓機構等衍生業者的推動和參與亦舉足輕重。

歐美高等教育體系有其優勢,倘沒有留學仲介鋪天蓋地宣傳,全力推介當地學府及教育體系,也沒有那麼多學生和家長對留學歐美趨之若鶩。歐美成功建立其高等教育體系為「名牌」,連帶當地名氣和實力遠不如「牛劍」的大學也備受追捧。由此可見,升學機構對一地的教育品牌及招生能力影響不少。

升學顧問的監管

時至今日,升學顧問及留學仲介多如牛毛,學生和家長獲取升學資訊的渠道五花百門。坊間海量的升學資訊令人眼花繚亂,留學機構中的一些害群之馬可能弄虛作假,誤人子弟。早前,有不良仲介協助學生提供假學歷入學的事件,不僅損害香港大學清譽,也影響香港高等教育系統的名聲。

前車可鑒,建議當局考慮升學仲介機構實施發牌制度(制度),規範市場行為,捍衛香港高等教育品牌。制度使大學能更容易識別和選擇可靠的仲介機構合作,有助於創造良善的營商環境,淘汰不法或不專業的機構,為誠信經營的機構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促進行業發展。制度同時減少虛假或誤導信息傳播,令學生和家長能更明智地選擇學校。否則,受資助大學礙於政策和監管,難以與外部機構合作招生,將令招生實力受限。一個專業且受規範的升學仲介及顧問業,將開啟香港院校全球招生的新篇章。

香港乃至高等教育界都要全力開源

筆者回想起求學時期,為支付學費和生活開支,同時申請學費貸款和學生生活費貸款,正是這些財政支持令筆者得以完成學業。學費上調,對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影響最大,以貸款繳付學費的學生畢業後還款壓力勢必加重。釜底抽薪,只有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為大學和特區帶來穩定而龐大的收入,本地學生才能享更多教育優惠。

文:鄧家豪

青海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深圳市寶安區人力資源局大灣區職場導師、香港特别行政區屯門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兼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理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