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學校債券風波:完善教育產業的諸多監管制度 文:鄧家豪

特區政府發展大學城、增加八大非本地生學額比例、開通VPAS簽證、大力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發展為「國際教育樞紐」已鐵鐵實實是香港未來重要目標之一。然而,漢鼎書院債券風波乃至早前假學歷事件,都不約而同突顯香港教育產業化有不少隱患。走向國際,多元發展,香港教育業正處於產業化的關鍵時刻,業界和當局都必須認真地探索如何能發揮市場機制,有序發展。

漢鼎書院債券風波的啟示

沒有了解過私立學校或國際學校,對「建校費」、「提名權」、「建校費」、「入學債券」等可能非常陌生。本港大部份學校受政府資助,而屬於小數的私立學校要自負盈虧。為了籌募經費以支付學校建設和發展,一些私立學校或國際學校會向家長出售「債券」。這些「債券」金額不同,名稱不一,條款也不盡相同,但大同小異,都賦予買家「提名」學生的權利,令考生有更大機會被學校取錄。另外,一些學校則要求新生的家長必須支付「建校費」或購入特定「債券」(通常不向家長支付利息,學生畢業時,家長可以轉讓「債券」或要求學校贖回),以支持學校發展及營運。

漢鼎書院未能及清償數千萬元建校債券,部份受影響家長報警求助,教育局亦立即展開調查,敦促校方妥善解決有關問題。「學校債券」並非新鮮事,涉及不少資金,今次「爆雷」其實是一個小警號,提醒各界亡羊補牢。私立學校及國際學校自負盈虧,以不同財務工具滿足資金需要,正常不過,但不等如沒有合宜的監管機制或協調措施。

監管教育市場化、國際化、產業化

監管大量學校與教育機構及其衍生產業不是「嚴」或「鬆」就可了事,端平這碗水不僅要「管學校」的思維,也要有「管業務」和「管市場」的魄力與能力。深入透徹了解「私立學校」或「國際學校」的「市場」,與業界持續溝通,共同設計有利家長、學校、整個業界的機制,方能建立有益香港教育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市場化」不是萬惡,不是教育界的禁果,但失控無序的「市場化」卻終將令眾人皆輸。學校如何運用財務工具,除了指引,是否能設立有利全行發展,保障家長的機制?

要做大做強教育產業,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國際化」是香港高等院校乃至整個教育界的理想路徑。若沒有一系列周邊產業諸如升學中介和簽證顧問(澳洲有註冊制度)推動,香港教育「走出去」的步伐將非常緩慢,亦容易被周邊崛起的教育城市「以快打慢」。香港教育產業國際化,需要「市場」的力量,但關乎「留學香港」這金字招牌,又怎可以不設計良好制度監察及改善市場行為?又怎可不細心規範相關行業發展及行為操守?

香港教育「產業化」,受惠的不只業界還有諸多與這個「產業」有關的企業與民生經濟。產業不是一個單獨而細小的經濟單位,而是一個縱橫向牽動數百甚至數千億元收入,影響數十甚至上百萬人的大版圖。教育產業化不只是教育界的事,而是涉及全港的「大發展」,要細心調研,要詳細規劃,要創新思維。

學校乃至教育機構與一般企業不能百分之百類比,但亦不可脫離經濟活動,更不應聞「錢」色變,敵視全部商業模式或市場行為。希望香港教育產業化成功,要適當運用高效率的市場模式,相輔相成,就要有規劃和監管這套模式的機制。放任不管或一刀切皆非上策,筆者期望當局積極與業界溝通合作,高瞻遠矚,成功推動香港教育產業化,建設香港,造福國家。

文:鄧家豪

青海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深圳市寶安區人力資源局大灣區職場導師、香港特别行政區屯門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委員、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兼主席;陽光兒童基金會董事會主席;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理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